[发明专利]圆珠笔头及由其制成的圆珠笔芯和圆珠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5472.4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逸清 |
主分类号: | B43K1/08 | 分类号: | B43K1/08;B43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珠笔 制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珠笔头(也称圆珠笔尖),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这种圆珠笔头制成的圆珠笔芯和圆珠笔。
背景技术
圆珠笔也称原子笔,是使用干稠性油墨,依靠笔头上自由转动的球珠带出来转写到纸上的一种书写工具。其有不渗漏、不受气侯影响、并且书写时间较长、无需经常灌注墨水等优点,而价格又比较低廉,是近些年来最为风行世界的书写工具。圆珠笔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书写润滑,且适宜于用来复写等优点,因而,从学校的学生到写字楼的文职人员等各界人士都乐于使用。
圆珠笔的笔尖球座内嵌入一个小球珠,连接一个装有油墨的笔管,油墨随球珠转动由四周带出。 书写时,利用球珠与纸面接触滑动产生摩擦力,使球珠在球座内滚动,带出笔芯内的油墨或墨水,从而转写到纸面上。
但现有的圆珠笔,由于笔尖是一个各向同性的球珠,因此书写时线型单一,难以形成笔锋。在书法表现力上远不及钢笔和铅笔,书写乐趣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书写线形多变、易形成笔锋的圆珠笔头。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圆珠笔头的圆珠笔芯,及采用该圆珠笔芯的圆珠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圆珠笔头,包括笔头本体和球珠,所述球珠安装在笔头本体尖端的球窝内,所述圆珠笔头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可直接接触书写表面的球珠,所有球珠沿直线排列,其中至少两个球珠的位置符合以下条件:位于这两个球珠外侧顶点的共切面与笔头本体的纵向轴线成一个小于90度的倾斜角(A)。所述倾斜角(A)的角度在45度到85度之间。所述倾斜角(A)的角度最好在60度到80度之间。所述圆珠笔头包含三个同样大小的可直接接触书写表面的球珠是较好的方案。和上述同样的方案,所述圆珠笔头也可包含四个同样大小的可直接接触书写表面的球珠。。
多个球珠如果采用直线排列,则在书写时,球珠与球珠之间的间隙会形成线间空隙。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两球珠侧面互相接触依靠,也可以选择较小直径的球珠。所述球珠的直径可以设定在0.3mm至0.5mm之间。上述各方案中,为防止球间孔隙漏油,球窝开口处配合各球珠形状和位置设计,使其紧密配合,不致漏油,又不至于卡死。
采用本发明的圆珠笔头就可以制成书写线形多变的圆珠笔芯,继而制成性能良好的圆珠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圆珠笔头的外轮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含三个球珠的圆珠笔头的局部正向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圆珠笔头的局部侧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圆珠笔头,包括笔头本体1和三个沿直线排列的球珠2。所述三个球珠2安装在笔头本体1尖端的球窝内,三个球珠2均可直接接触书写表面进行书写。三个球珠2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安装在同样呈倾斜的球窝内。位于任两个球珠2外侧顶点的共切面21与笔头本体1的纵向轴线11成一个小于90度的倾斜角A,本实施例倾斜角A的角度为20±2度。本实施例的球珠2的直径为0.38mm或0.5mm。
图2所示是这种圆珠笔头的正向剖面图,图3所示是这种圆珠笔头的局部侧向剖面图。三个球珠2互相接触依靠。三个球珠2能够固定于球窝内不掉出,主要依靠如图3所示的球窝两弧形侧面抱握固定。
书写时,三个球珠2会滚动前行,从而带出油墨,并将油墨转移到书写表面。顺着球珠2排列方向就可以画出细线,横向则可以画出粗线。掌握合适的书写技巧,就可以精细结合,写出各种漂亮的书法字体。
同时,本实施例还有一个好处:由于三个球珠互相依靠活动,可以使球珠的滚动更灵活,从而使书写更流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圆珠笔头就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球珠2。采用四个直径为0.38mm的球珠2时,基本可以消除书写时球珠2之间的空隙。
实施例3
采用上述任一种圆珠笔头就可以制成书写体验良好的圆珠笔芯,继而组装成圆珠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逸清,未经张逸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