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非休眠性白栎类森林天然更新及直播造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5510.6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于飞;史晓晓;张雪;马剑敏;张婵;朱红雷;李英臣;侯翠翠;刘诗翔;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41107 | 代理人: | 于兆惠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休眠 性白栎类 森林 天然更新 直播 造林 方法 | ||
1.一种促进非休眠性白栎类森林天然更新及直播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方式为:
(1)非休眠性白栎类橡子在种子雨高峰期采用种子覆网保护;
(2)非休眠性白栎类树种的直播造林在种子播种后采用种子覆网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非休眠性白栎类森林天然更新及直播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覆网包括上底面铁丝圆环、下底面非封闭铁丝圆环、支撑铁丝柱和尼龙网罩,其中上底面铁丝圆环和下底面非封闭铁丝圆环与支撑铁丝柱通过连接钩连接组装形成钟形框架,尼龙网罩通过其下部的环状条带使下底面非封闭铁丝圆环穿入以实现尼龙网罩与钟形网架的组装,支撑铁丝柱由中部挂钩处竖直向下折弯形成固定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非休眠性白栎类森林天然更新及直播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覆网的高度为22-27cm,上底面铁丝圆环的口径为6-8cm,下底面非封闭铁丝圆环的口径为20-25cm,固定支柱的高度为13-17cm,尼龙网罩网眼的尺寸为2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非休眠性白栎类森林天然更新及直播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铁丝柱至少3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非休眠性白栎类森林天然更新及直播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休眠性白栎类橡子在种子雨高峰期采用种子覆网保护的具体过程为:种子雨高峰期,于母树树冠覆盖范围以外的区域选择完好的种子,给种子覆上2-3cm厚的细土,组装种子覆网,将种子覆盖至种子覆网内,并将种子覆网固定,一月后将种子覆网去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非休眠性白栎类森林天然更新及直播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休眠性白栎类橡子的直播造林在种子播种后采用种子覆网保护的具体过程为:控制每个保护点的行间距为1-1.5m*2m,于每个保护点播种3-5粒种子,并覆上2-3cm厚的细土,组装种子覆网,将种子覆盖至种子覆网内,并将种子覆网固定于保护点,一个月后将种子覆网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5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葡萄种植成本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树木移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