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制作移动设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5830.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献明;魏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02 | 分类号: | C23F1/02;C23F1/32;C25D11/02;C23F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制品 表面 处理 方法 制作 移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制作移动设备的方法。对所述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至少两次蚀刻;其中,所述至少两次蚀刻的区域部分重叠,且后一次蚀刻的区域比前一次蚀刻的区域面积大或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简单地获得具备立体表面形状的金属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蚀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用于制作移动设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手机行业竞争残酷,系统和软件设计及体验也几乎一致,产品的差异化日渐减小。现在各大手机厂商都在从手机的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颜色、材质与工艺设计方面下足功夫来吸引用户的眼球。
目前手机的设计是:正面都是触摸屏幕,边侧、背面为金属壳体,金属壳体表面一般为平面或整体的弧形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制作移动设备方法,能够简单地获得具备立体表面形状的金属制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对所述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至少两次蚀刻;其中,所述至少两次蚀刻的区域部分重叠,且后一次蚀刻的区域比前一次蚀刻的区域面积大或小,对所述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蚀刻前,包括:对所述金属制品的所述表面进行感光油墨浸泡、曝光、显影处理。
其中,所述感光油墨浸泡所述金属制品至少一侧。
其中,对所述金属制品进行最后一次蚀刻表面后,对所述金属制品脱模并烘干,对所述表面进行抛光、喷砂、阳极氧化处理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对所述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至少两次蚀刻;其中,所述至少两次蚀刻的区域边界相接且不重叠,且所述两次蚀刻的深度不同,对所述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蚀刻前,包括:对所述金属制品的所述表面进行感光油墨浸泡、曝光、显影处理。
其中,所述感光油墨浸泡所述金属制品至少一侧。
其中,对所述金属制品进行最后一次蚀刻表面后,对所述金属制品脱模并烘干,对所述表面进行抛光、喷砂、阳极氧化处理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用于制作移动设备方法。包括:对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至少两次蚀刻,其中,所述至少两次蚀刻的区域部分重叠,且后一次蚀刻的区域比前一次蚀刻的区域面积大或小;或者,所述至少两次蚀刻的区域边界相接且不重叠,且所述两次蚀刻的深度不同;对所述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蚀刻前,包括:对所述金属制品的所述表面进行感光油墨浸泡、曝光、显影处理;将所述蚀刻后的所述金属制品作为所述移动设备的外壳进行安装。
以上方案,通过对所述金属制品一表面进行至少两次蚀刻;其中,所述至少两次蚀刻的区域部分重叠,且后一次蚀刻的区域比前一次蚀刻的区域面积大或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简单地获得具备立体表面形状的金属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最终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的产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口连接器拆卸清洗多功能扳手
- 下一篇:一种轻便式插转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