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领域模型框架的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5882.9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康;刘伟超;黄良迅;朱国栋;陈亮;章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领域模型 设计系统 数据层 业务层 展示层 分布式实体 对象关系 服务模块 基础模块 命令模块 验证模块 应用模型 映射模块 客制化 工作量 数据库 贯穿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领域模型框架的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展示层、业务层以及数据层,所述展示层包括客制化命令模块和Windows呈现基础模块,所述业务层包括服务模块和验证模块,所述数据层包括对象关系映射模块和数据库,所述系统还包括贯穿于所述展示层、业务层以及数据层的分布式实体类和应用模型。本发明公开的领域模型框架的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能够减少重复工作量和出现错误的几率,使得项目的各个模块的设计都采用一种模式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框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领域模型框架的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ORM(Object Relation Mapping,对象关系映射)框架都是解决数据库与面向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在系统的数据层不需要写SQL语句就能查询数据的数据,并通过ORM框架以设计的业务对象集合形式从数据库返回到系统中来。至此完成了ORM从数据库对象映射成系统中实体的工作。
但现在ORM框架只能做到映射了数据对象到系统中,后续的从数据层到业务层的分布式对象传输,必须重新进行序列化设计。同时对于用户展示层展示层的页面数据绑定,还需要设计开发人员进行重新进行一一队形的开发绑定工作,至此才算真正的完成一个界面的数据展示。
目前,由于系统架构各个应用分开设计,数据传输很难有效的整合一起,从而造成开发资源的过度浪费。由于增加了开发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了系统功能出现bug的几率。此外,整个系统架构设计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系统把从展示层、业务层到数据层单独分开设计,导致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易用性都很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领域模型框架的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领域模型框架的设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展示层、业务层以及数据层,所述展示层包括客制化命令模块和Windows呈现基础模块,所述业务层包括服务模块和验证模块,所述数据层包括对象关系映射模块和数据库,所述系统还包括贯穿于所述展示层、业务层以及数据层的分布式实体类和应用模型,其中:所述Windows呈现基础模块和所述数据库由所述领域模型框架自动生成和运行;所述业务层部署于服务端并进行并发分布式处理,所述并发分布式处理通过Windows通讯开发平台进行配置;所述应用模型为所述领域模型框架中的元数据实体,所述展示层可根据所述元数据实体生成界面元素和数据库表映射实体。
进一步地,所述展示层调用Windows通讯开发平台服务,以得到序列化对象;所述序列化对象可作为模型-视图-视图模型MVVM模式中的视图模型绑定至用户界面中,以降低界面与逻辑的耦合。
进一步地于,所述展示层、业务层以及数据层的逻辑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组件、控制器、实体以及数据库,其中:所述服务组件用于实现分布式传输过程;所述实体与关系实体存在组合关系,其中,在查询所述实体时,若与所述实体存在组合关系的关系实体无需显示,则仅查询出所述关系实体的标识;查询到的实体可作为模型-视图-视图模型MVVM模式中的视图模型绑定至用户界面中,以降低界面与逻辑的耦合。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组件可作为分布式调用以及本地调用的外观Facade接口。
进一步地,同一个视图模型可使用不同的视图进行展示,同一个视图可使用不同的视图模型来提供不同的操作。
另一方面,一种领域模型框架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预先生成业务逻辑所需的实体业务对象;在所述实体业务对象上标记所述领域模型框架自定义的特性,以声明所述实体业务对象的元数据;将链式接口作为查询接口,以接收开发人员下达的查询指令;基于所述实体业务对象生成SQL树,以实现数据库表的创建以及对数据的增删改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58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