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分布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6337.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9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辉;陆靖;吕鹏程;常艳军;朱家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182;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龙洪;栗若木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存储系统 数据 分布 控制 方法 系统 装置 | ||
1.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分布控制方法,包括:
从分布式存储系统提供的多种分布策略中确定第一数据采用的分布策略,所述多种分布策略包括跨容错域分布的策略和在一个容错域内分布的策略;
根据采用的所述分布策略和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拓扑关系,为所述第一数据分配容错域并进行数据写入,包括:
如果第一数据采用域内分布的策略,则为所述第一数据分配所述第一数据的生成者所在的容错域,且优先将所述第一数据的多个副本写入所分配容错域内的同一存储节点;
如果第一数据采用跨域分布的策略并确定了所跨的容错域的层次,则在确定的层次为第一数据分配多个容错域,且优先在上一层次的同一容错域内来分配;
第一数据采用跨容错域分布的策略进行数据写入时,采用同时写入方式,在分布式存储系统正常容错域的数量M大于或等于采用的所述分布策略要求的容错域数量N时,为所述第一数据分配N个容错域并同时写入;在MN时,为所述第一数据分配M个容错域并同时写入,在正常容错域的数量达到N个后,再通过数据复制使所述第一数据分布到N个容错域,其中N,M为正整数,N≥2;或者
采用分时写入方式,先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入到分配的一个容错域,再通过数据复制使所述第一数据分布到N个容错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分布式存储系统提供的多种分布策略中确定第一数据采用的分布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可用性要求,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采用的分布策略;或者
将用户为所述第一数据指定的分布策略,确定为所述第一数据采用的分布策略;或者
根据用户为所述第一数据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容错域,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采用的分布策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可用性要求,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采用的分布策略,包括:
如第一数据为要求在单个容错域故障时仍可访问的高可用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采用跨容错域分布的策略;
如第一数据为在容错域故障时可停止访问并重新生成的低可用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采用在一个容错域内分布的策略;
所述第一数据的可用性要求根据系统默认配置或用户定制或外部系统的指示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划分有机器层、接入层、汇聚层、数据中心层和地域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层次的容错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第一数据采用的分布策略,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采用跨容错域分布的策略时,还根据系统默认配置或用户定制确定所跨的容错域的层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所述第一数据分配容错域并进行数据写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因机器层的容错域故障导致所述第一数据的副本缺失时,立即发起数据复制以补充所述第一数据缺失的副本;
除机器层之外其他层的容错域故障导致所述第一数据的副本缺失时,先经过设定的故障等待时间,所述故障等待时间到时后,如所述故障还未排除,再发起数据复制以补充所述第一数据缺失的副本。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所述第一数据分配容错域并进行数据写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据的副本缺失而发起的数据复制过程中,先确定数据复制的源位置和目标位置,在所述源位置到目标位置经过的每一层次的容错域上申请相应的流量额度,申请成功后再开始数据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6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