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7379.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徐平;魏建芬;于会莲;高凯;沈柏春;陈洪翼;王树丰;傅望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植物 栽培 基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
背景技术
目前园林绿化上上常用的苗木栽培基质多以泥炭为主要成分。泥炭具有极强的炭汇能力,对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泥炭的消耗量日益增长,泥炭的开采和利用必将受到抑制。美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已经逐步控制泥炭的出口量。开发新型栽培基质是花卉苗木产业必将面对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该基质理化性质稳定、可再生性强,可以作为传统泥炭栽培基质的替代产品。
本发明的生态型栽培基质,按体积计,包括:松鳞30%~35%、竹纤维介质50%~55%、黄泥10%~20%,另拌入缓释肥3~5kg/m3或羊粪肥5~8kg/m3。
所述的竹纤维介质为采用竹屑经微生物高温发酵而成,棕褐色,其容重为0.10~0.18g/cm3,PH值为6.5~7.0,总孔隙度为75~85%。
所述的缓释肥为肥效5~6个月的通用型缓释肥。
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比传统泥炭栽培基质成本下降10~20%;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适宜植物的生长。采用本发明基质栽培的植物成活率和生长量与采用传统泥炭基质栽培的差异不显著;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所选用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可再生性,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按体积计,包括:松鳞:竹纤维介质:黄泥=4:5:1,另拌入羊粪肥5kg/m3,其中所述的竹纤维介质棕褐色,容重为0.18g/cm3,PH值为6.9,总孔隙度为86%;传统泥炭栽培基质,按体积记,包括松鳞:泥炭:黄泥=5:4:1,另拌入羊粪肥5kg/m3。
测定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和传统泥炭栽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气水孔隙比、pH值和EC值;
实验结果如下:
表1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
(1)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比传统泥炭栽培基质疏松透气,气水孔隙比更适宜植物的生长;
(2)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的pH值与EC值和传统泥炭栽培基质差异不显著。
实施例2
一种生态型植物栽培基质,按体积计,包括:松鳞:竹纤维介质:黄泥=3.5:5:1.5,另拌入氮磷钾15-9-12的缓释肥4kg/m3,其中所述的竹纤维介质棕褐色,容重为0.17g/cm3,PH值为6.8,总孔隙度为84%;传统泥炭栽培基质,按体积记,包括松鳞:泥炭:黄泥=5:4:1,另拌入氮磷钾15-9-12的缓释肥4kg/m3。植物材料为上一年扦插繁育的桂花、络石、八仙花穴盘苗,各植物材料规格一致、根系饱满、长势良好。
具体步骤:于2016年春季,将4种植物材料分别移栽至本发明植物栽培基质和传统泥炭栽培基质中,常规养护管理,直至一个生长季结束,测量3种植物在两种基质中的生长情况(高生长量和成活率)。
实验结果如下:
表2不同基质对植物高生长量(cm)的影响
表3不同基质对植物成活率(%)的影响
注:相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不显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结果表明:
(1)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栽培基质栽培的植物生长量与使用传统泥炭栽培基质栽培的植物差异不显著;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栽培基质栽培的植物成活率与使用传统泥炭栽培基质栽培的植物差异不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7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