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井胶乳水泥浆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8030.5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米远祝;罗跃;王文杰;黄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9K8/46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乳 水泥浆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井胶乳水泥浆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该胶乳水泥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膨胀剂1.5~2.5份、塑性剂0.5~1.5份、降滤失剂1~3份、胶乳5~20份、消泡剂0.1~1.5份、缓凝剂1.0~2.5份、分散剂0.2~1.5份、水30~40份、水泥100份。本发明能解决普通固井水泥浆脆性大、柔韧性差以及抗渗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固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井胶乳水泥浆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水泥石为高度非均质性的多相体系,其内部结构中含有大量孔隙和微裂缝,特别是水泥在凝结时往往伴随着体积收缩更使空隙增大,导致在水泥石内部结构及其与井筒、地层间出现渗流通道,渗透率也随之增高,主要表现为脆性和多孔道。在水泥浆体系中加入胶乳后,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胶乳颗粒凭借其分子结构中的吸附基团,部分附着在水泥颗粒的表面。在压差及水泥水化作用下,乳液中的水量逐渐减少,胶乳颗粒相互靠近,并通过氢键、范德华力与毛细管力的作用,相互挤压联结,直至形成连续的聚合物薄膜,并与水泥水化产物相互缠绕,构成胶乳聚合物与水泥水化产物相互穿插交联的复合网状结构,改善了水泥石的微观缺陷,既分散了水泥石的应力集中,又可增加后者的弹性形变能力,且堵塞水泥石中的渗流通道,进而大幅提高水泥石的抗渗与防气窜性能。同时由于胶乳水泥浆中具有较多的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水泥颗粒的表面张力,提高界面间的亲和力,使界面胶结强度增加,胶乳的胶粒填充在水泥水化产物之间,可以降低水泥水化时的体积收缩,提高界面胶结质量。胶乳水泥浆还可较好地黏结油润和水润界面,改善水泥石与套管及井壁间的固结质量,且可有效抑制水泥浆在泵送过程中的失水,进而减少水泥石的表观与内部体积由于失水而引发的收缩,并降低储层因水泥浆失水而受到的损害。
胶乳水泥所具备的弹性变形能力、优异的防水性能以及其与各种基质间的良好胶结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防水工程、界面处理剂、修补工程、粘结材料与防腐涂层等,而通过有针对性的优化胶乳水泥性能,其亦可用于深井、超深井以及高压油气井固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井胶乳水泥浆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普通固井水泥浆脆性大、柔韧性差以及抗渗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井胶乳水泥浆体系,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膨胀剂1.5~2.5份、塑性剂0.5~1.5份、降滤失剂1~3份、胶乳5~20份、消泡剂0.1~1.5份、缓凝剂1.0~2.5份、分散剂0.2~1.5份、水30~40份、水泥10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固井胶乳水泥浆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水、降失水剂、胶乳、缓凝剂、消泡剂、分散剂于2000~2500r/min搅拌速率下湿混搅拌均匀;
步骤(2):将膨胀剂、塑性剂与水泥干混混合均匀;
步骤(3):于4000~4500r/min的搅拌速率下将干混料加入湿混料中,再于10000~12000r/min速率下搅拌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胶乳水泥浆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且静置达10小时以上不影响其使用性能,同时,胶乳水泥浆可降低水泥石弹性模量达4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水泥石的抗冲击性和韧性,解决普通固井水泥浆脆性大、柔韧性差等问题,在封固井作业中随着应力的发展能减少产生的裂缝,胶乳水泥浆内部结构的孔隙和微裂缝比普通水泥少,抗渗能力强,避免造成油气层的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