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致密油藏人工压裂裂缝的天然岩心造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8179.3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孙志刚;孟小海;马炳杰;杨海博;刘津;陈霆;陈亚宁;王曦;尚明;张玉利;耿建梅;范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致密 油藏 人工 裂缝 天然 岩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行业油藏渗流机理物理模拟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模拟致密油藏人工压裂裂缝的天然岩心造缝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勘探开发行业的油藏渗流机理研究领域,以岩心为载体,模拟油藏开发方式,开展室内驱油实验,是实现油藏渗流机理研究的主要手段。水力压裂是目前致密油藏开发的主要增产方式,明晰水力压裂后油藏的渗流特征和开采机理是实现致密油藏压裂作业后高效开发的前提。以天然岩心为载体,室内开展岩心尺度水力压裂裂缝模拟,仍是水力压裂后油藏渗流特征和开采机理研究的重要途径。
天然岩心室内造缝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助巴西劈拉仪或岩石力学三轴测试系统,基于岩石受力破裂原理,即当岩石内的最大应力达其强度极限时,岩石发生断裂破坏成两部分,一般采用径向拉伸和轴向压缩两种造缝方式。这种造缝方法形成的裂缝形态不规则、无法控制裂缝形状、方位和开度,且一块基质岩心只能完成一种形状、尺寸的裂缝造缝,基质岩心不能重复使用,无法实现在同一基质岩心上研究裂缝形态、开度对渗流特征的影响。另一种是将岩心切成对等的两半,根据所需的裂缝开度,用中间垫片厚度或者填砂颗粒的直径模拟或计算裂缝宽度。这种造缝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裂缝开度,但由于垫片或填砂材质不能耐受高温、易被油气腐蚀,因此在高温及油气环境下,裂缝开度不稳定,不适用于高温高压油藏压裂裂缝渗流物理模拟实验。
由于天然岩心室内造缝技术的不成熟,阻碍了岩心尺度水力压裂裂缝物理模拟技术的发展,导致油田开发人员对致密油藏压裂后的渗流机理研究出现技术瓶颈,关于压裂裂缝内部的渗流规律、基质与裂缝之间渗流耦合规律、裂缝与井筒间的渗流规律至今仍待厘清。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模拟致密油藏人工压裂裂缝的天然岩心造缝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是实现致密油藏人工压裂后开采机理及渗流特征研究的室内物理模拟技术的核心的模拟致密油藏人工压裂裂缝的天然岩心造缝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模拟致密油藏人工压裂裂缝的天然岩心造缝方法,该模拟致密油藏人工压裂裂缝的天然岩心造缝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致密油藏的岩石物性参数和孔隙结构特征,选择基质岩心;步骤2,将基质岩心加工为直径、长度合适的圆柱形岩心;步骤3,进行岩心的剖切分段;步骤4,根据裂缝开度选择隔板厚度;步骤5,确定隔板形状及镂空加工;步骤6,采用岩心、镂空隔板形成组合裂缝岩心;步骤7,为组合裂缝岩心施加围压,完成岩心造缝。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根据致密油藏的岩石物性参数和孔隙结构特征,选择基质岩心,基质岩心取材方便,选择油藏岩心,或选择露头岩心,保证室内物理模拟用的基质岩心载体与实际油藏岩石的物性、孔隙结构基本一致。
在步骤2中,根据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所用的岩心夹持器规格,将基质岩心加工为直径、长度合适的圆柱形岩心,岩心尺寸灵活选择,为全直径岩心、柱塞岩心或长岩心。
在步骤3中,沿着预先设定的造缝方向、根据所需造缝数量确定岩心块或段数量,岩心块或段数量等于造缝数量+1,将圆柱形岩心剖切成块或段;根据造缝数量选择丁氰橡胶隔板数量,丁氰橡胶隔板数量等于裂缝条数,裂缝数量可控,只需改变岩心剖切块或段数即可实现在同一基质岩心上研究裂缝数量对渗流特征的影响。
在步骤4中,根据裂缝开度选择丁氰橡胶隔板,隔板厚度等于裂缝开度,裂缝开度可控,只需更换不同厚度的隔板即可实现在同一基质岩心上研究裂缝开度对渗流特征的影响。
在步骤5中,根据岩心剖切面确定丁氰橡胶隔板的形状和尺寸,丁氰隔板与岩心剖切面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模拟的裂缝形态确定丁晴橡胶隔板的镂空形态,用割刀在丁氰橡胶隔板上镂空,镂空的形状、尺寸与裂缝的形状、尺寸相似,裂缝形态可控,只需通过改变镂空形状、尺寸即可实现在同一基质岩心上研究裂缝形态对渗流特征的影响;胶板材质采用耐油、耐温、耐盐、耐腐、耐压、耐磨、密封性强的丁氰橡胶,环境适应性强。
在步骤6中,将岩心、镂空丁氰橡胶隔板按照顺序依次装入岩心夹持器,每两岩心块或段之间放置一块镂空丁氰隔板,形成组合裂缝岩心,造缝方法可操作性强,只需将基质岩心剖开夹入密封镂空胶板即可实现造缝,组合裂缝岩心可重复装卸,且不受装卸环境及操作人员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