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8503.1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德力能源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12 | 分类号: | F16L59/12;F16L5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伴热槽 隔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隔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石油、发电、冶金等场所的大型长距离供热管道系统,因其管道内常年输送高温蒸汽或液体,为减少热量损失、节约能源需包裹隔热保温材料后用专门的管托支撑安装,这类管托除了应能承受管道重量,隔绝热传递外,还要平衡管道系统的作用力,吸收震动,改善管道的应力分布,确保管道系统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目前市场上隔热管托没有应用与光热行业的先例,而且大都采用分体浇注,即便有整体浇注,其内壁也是整圆形,没有供加热电缆穿过的伴热槽,而且其致密性差,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若要制成伴热槽,目前的方法是在浇注伴热槽的时候,模具中需要使用芯棒,浇注后将芯棒抽出形成伴热槽,但是这个过程对芯棒的表面光洁度、定位尺寸要求很高,不管在芯棒表面涂任何润滑剂,芯棒抽出后隔热块表面都会很毛糙,而且精度、强度都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在原有隔热管托上设置伴热槽且伴热槽强度高、表面光滑、耐腐蚀,可批量模块化加工,成本低,加工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形管夹,两个所述管夹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管夹内充满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上还设有供管道穿过的通孔,所述隔热材料内设有若干沿轴向两端贯穿的伴热槽,若干所述伴热槽沿所述管夹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伴热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伴热槽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伴热槽内壁上还设有伴热槽防护板,所述伴热槽防护板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管夹连接。
优选的,所述伴热槽防护板的横截面大体为半圆形,所述伴热槽防护板两端设有与所述伴热槽防护板夹角成锐角的卷边,所述卷边设置于所述隔热材料内。
优选的,所述隔热材料内还设有内卡块,所述内卡块与所述管夹固接。
优选的,所述内卡块上还设有若干镂空孔。
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模具压制出具有卷边的伴热槽防护板;
S2、将伴热槽防护板焊接于管夹内壁上的相应位置;
S3、将两半圆形管夹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
S4、向步骤S3中固接好的管夹内浇注隔热材料。
优选的,步骤S2中的具体步骤包括:
S21、根据待安装管道的直径制作相应的工装模具;
S22、配合工装模具将伴热槽防护板通过若干钢筋焊接于管夹内壁上使伴热槽防护板位于相应位置;
优选的,步骤S4中具体步骤包括:
S41、将步骤S3中固接好的管夹放置于震动设备上;
S42、向步骤S3中固接好的管夹内浇注与水混合的隔热材料;
S43、施工完毕后,养护一段时间,即得本发明的隔热管托。
优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Q1、用模具压制出具有镂空孔的内卡块;
Q2、将内卡块与管夹内壁焊接牢固。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伴热槽防护板强度高、表面光滑、耐腐蚀,可批量模块化加工,成本低,加工简单,伴热槽两翼浇注在隔热材料内,镀锌防护板与管道加热线接触,表面更为光滑,现场拖动加热线的时候摩擦力小,也不会破坏隔热材料,施工更为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伴热槽的隔热管托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中标记为:1、管夹;2、紧固机构;3、隔热材料;4、通孔;5、伴热槽;6、伴热槽防护板;7、连接件;8、卷边;9、内卡块;10、镂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优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德力能源装备(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倍德力能源装备(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