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蓄热保暖抗菌抑菌的复合纱线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8648.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曲丽君;田明伟;周珍卉;马志友;朱士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南京同君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蓄热 保暖 抗菌 复合 纱线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新型蓄热保暖抗菌抑菌的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纱线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40%-50%的蓄热腈纶、40%-50%的抗菌抑菌粘胶、5%-10%的高感纤维,将上述原料通过混纺工艺纺成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热保暖抗菌抑菌的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抑菌粘胶为竹炭粘胶、竹纤维、咖啡碳粘胶、石墨烯粘胶、导电石墨粘胶、纳米石墨粘胶、甲壳素粘胶、大青叶粘胶、草珊瑚粘胶、薄荷粘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热保暖抗菌抑菌的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感纤维为莫代尔、竹纤维、细旦纤维、真丝、羊绒、超细羊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蓄热保暖抗菌抑菌的复合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抓棉:按照原料配比进行抓棉,保证原料配比正确;
(2)开清棉:机组对蓄热腈纶、抗菌抑菌粘胶、高感纤维进行开松、混合、去杂;
(3)梳棉工序:生条定量17.5g/5m,总牵伸20-25倍,锡林的速度设置在190r/min,刺辊的速度设置在380r/min,盖板的速度设置在95r/min,锡林-盖板隔距0.30mm、0.29mm、0.25mm;
(4)并条工序:在进行生产时蓄热腈纶、抗菌抑菌粘胶、高感纤维要进行预并,降低不均匀率,定量:21-23g/5m,出条速度240-260m/min,机械牵伸3-5倍,罗拉隔距12×8×18mm;
(5)条卷:梳理纤维合并成卷,定量:24-42g/5m,输出速度80-90m/min,配合率0.75-1.2%,重量牵伸1-1.2倍;
(6)精梳:纤维卷二次梳理,定量:11-15g/5m,控制锡林转速200-220r/min,隔距35-45mm,落棉率10-12%;
(7)并条:强化纤维平行度;定量:10-12g/5m,输出速度120-150m/min,机械牵伸 2-4倍,罗拉隔距 35×45mm;
(8)粗纱工序:加大牵伸,减轻定量;粗纱工序两次:第一次定量:3-4g/10m,第二次定量:0.9-1.0g /10m,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6mm,中罗拉中心距控制在18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28mm,锭速控制在900r/min,机械总牵伸倍数控制在10-20倍;
(9)细纱工序:粗纱条牵伸为细纱,机械总牵伸倍数50-52倍,后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14倍,前罗拉中心距控制在40mm,后罗拉中心距控制在65mm,锭速控制在5900-6100r/min;
(10)络筒 :清除纱线的疵点,绕卷成筒,络筒速度设置在 1100-15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蓄热保暖抗菌抑菌的复合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并条工序中,预并为 3 根蓄热腈纶条、3根抗菌抑菌粘胶条、3根高感纤维条生条预并,前罗拉隔距控制在10mm,中罗拉隔距控制在6mm,后罗拉间距控制在1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蓄热保暖抗菌抑菌的复合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纱线的细度为40-6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南京同君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学;南京同君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6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