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燃烧过程实验研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8861.2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华;田在鑫;周超;应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5 | 分类号: | G01M15/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燃烧 过程 实验 研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发动机均质燃烧过程实验研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可燃混合气的燃烧效率,燃料的燃烧方式更倾向于多点同时燃烧的均质压燃方式,但是现今均质压燃的实现方式不足,对于压燃所能达到的最大爆发压力等数据的研究不足,而目前适用于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实验装置的设计也缺乏突破性的创新。
目前现有的空气压缩装置都仅仅关注于空气压缩装置的内部细节特征,缺少宏观性和过程细节,因此各种空气压缩装置的应用范围不广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燃烧过程实验研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燃烧过程实验研究装置,包括支撑架、重物平台、驱动装置、气缸;所述支撑架上部铰接有第一滑轮,所述重物平台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重物平台通过绳索与驱动装置相连,绳索绕过第一滑轮,所述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下部,气缸的缸体上开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上均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重物平台以及气缸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包括缸体、活塞杆,活塞杆滑动置于气缸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上的阀门为单向阀门;所述排气口开设在气缸的底部壁面上;气缸底面设有螺纹孔,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火花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依次固定组装的顶座、承重梁和底座,第一滑轮铰接在顶座上,重物平台滑动设置在承重梁上,气缸安装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重物平台包括重物和保护架,重物固定在保护架上,保护架滑动设置在承重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架的四周铰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承重梁的侧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梁和保护架上开有对应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断电反转的转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发动机燃烧过程实验研究装置,本发明适用于发动机过程燃烧的实验分析,尤其用于发动机的均质燃烧的过程,重物通过自由落体的惯性和质量来使活塞压燃混合气,圧缩过程迅速,压力升高速度快;重物质量和拉升高度可调,可以实现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模拟研究,寻找最优工况点;燃料种类不限,可以研究不同燃料的燃烧过程特性;缸体改进空间很大,发明的应用领域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物平台与承重梁的接触方式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重物平台2、驱动装置3、气缸4、第一滑轮5、绳索6、进气口7、底部螺纹孔8、燃烧室9、排气口10、顶座101、承重梁102、底座103、重物201、保护架202、缸体401、活塞杆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发动机燃烧过程实验研究装置,包括支撑架1、重物平台2、驱动装置3、气缸4;所述支撑架1上部铰接有第一滑轮5,用于拉升重物平台;所述重物平台2滑动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重物平台2通过绳索6与驱动装置3相连,绳索6绕过第一滑轮5,所述气缸4安装在支撑架1下部,气缸4的缸体上开有进气口7和排气口10,进气口7和排气口10上均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5、重物平台2以及气缸4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4包括缸体401、活塞杆402,活塞杆402滑动设置在缸体401内。气缸4的缸体401上开有进气口7,进气口7位于活塞杆402的工作区域内,作为燃料进气口,进气口7处安装单向阀门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防止在气体燃料注入和燃烧膨胀的过程中出现漏气。排气口10设置在缸体401底部壁面上,通过阀门控制开闭,燃烧做功结束后开启排气口排气。气缸固定于支撑架底座上,用以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发生较大的偏移。
活塞杆402用以承受重物平台的冲击,冲击力由活塞杆402传递到其上的上活塞上。气缸底部设有螺纹孔8,用于安装液压式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火花塞等装置测量燃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