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9212.4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付艳斌;钟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杰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线 探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公用事业管线网,其包括电话、电、气、有线电视、光纤、交通信号、街道照明电路、排水和防洪设备、给水干管和污水管。而在一些重要位置,大的油管和气管,国防通信线路,公共交通以及铁路和公路隧道也竞争下地空间。
当需要在公用事业管线(地下管线)的位置建设和修理装备时,则导致公用事业管线被破坏的风险提高。由于公用事业管线的位置或深度不准确,记录通常是贫乏的。一些生活服务甚至都不显示在公用事业管线计划上。这意味着物理地现场确定地下管线服务的位置、性质和深度以减少挖掘和建设期间无意损坏的风险和后果的能力是关键的。在目前的建设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地下埋藏的管线被野蛮施工挖断的事件。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对工程施工特别是管线开挖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但是考虑到我国各地的工程技术资料完备的情况和施工方的素质,管线野蛮开挖的事件仍然经常发生。
现有技术中,在城市地质勘探中,排查地下管线的方法有收集各种管线图、现场查看管线标识、物探排查、等方法。由于管线种类多,属多个不同的权属单位,收集地下管线图难度大,而且多数管线图老旧,管线位置不准确、或无新埋管线位置。不少管线安全事故中,破坏的管线在管线图中并无标记。通常管线标识比较少,不同管线标识不一样,有的设置隐秘难以寻找,有的无标识,不能有效排查管线。
现有技术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多个缺陷:管线标桩在复杂的施工现场难以辨认管线的走向,并且不易于长久保存良好的状态。对于出地表的标志物,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并且增加了施工量和工程造价。目前的探测技术探测的地下管线竖向位置精度较低,磁场探测只能大概地确定位置,对于管线密集交织的地域,磁场探测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探测方法施工量大、造价高、精度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对所要施工的场地进行平整处理;
B、在地下管线所在地的上方预挖出微型基坑;
C、将沉井放置于微型基坑中;
D、通过掏土使沉井下沉至所需位置;
E、对沉井进行纠偏,使沉井两边平行;
F、通过两处以上探坑暴露的管线情况确定地下管线的走向和埋深。
所述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F之后还包括:
H、标明地下管线的数量、埋深以及用途。
所述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平整范围比沉井外侧面大1~3m。
所述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采用从上到下逐层开挖,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
所述的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微型基坑的边长比沉井的边长大10cm。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探测方法,通过微型沉井来精确探测地下管线深度,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施工量小,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开挖微型基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放置沉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沉井结构与内支撑焊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沉井内支撑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沉井外钢板上下搭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探测管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较佳实施例,其包括步骤:
S101、对所要施工的场地进行平整处理;
平整范围要大于沉井外侧面1~3m,即平整的场地范围比沉井要大,各边间距为1~3m,例如控制为2m,场地整平后进行放线定位,定位需准确。
S102、在地下管线所在地的上方预挖出微型基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9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