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0323.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肖惠平;郝永辉;李明;印辉;沈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道工业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9 | 分类号: | E02F3/3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艳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伸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载机目前多采用固定长度工作臂,来实现装载货物的举升和变幅,通过复杂的连杆机构来实现属具的调平。其缺点是举升高度和工作幅度常常不能满足工况要求,连杆机构设计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该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用于安装在转载机的前端,控制属具的举升和变幅,该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包括属具、副臂、主臂、变幅油缸、调平油缸、铰接式前车架、伸缩油缸和翻斗油缸,
所述铰接式前车架用于与装载机安装固定,
所述铰接式前车架包括相对于转载机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车架侧板,所述主臂的后端铰链设置在前车架侧板之间, 前车架侧板之间贯穿设置有旋转轴,所述主臂的前端贯穿在旋转轴上,主臂能够围绕旋转轴旋转,所述主臂的前端铰链连接副臂,所述副臂铰链连接属具;
所述主臂上方设置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后端通过连接座与主臂铰接,所述伸缩油缸的前端与副臂连接,所述伸缩油缸能够轴向伸缩;
所述主臂的下方设置有调平油缸和变幅油缸,所述调平油缸的后端和变幅油缸的后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座与铰接式前车架铰接,所述调平油缸的前端和变幅油缸的前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接座与主臂前端的下表面铰接;
所述副臂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副臂侧板,所述副臂侧板呈鹰嘴形状,所述副臂侧板与主臂连接的一端的高度大于主臂的高度,副臂侧板从该端朝向另一端渐进缩小,并在端部呈勾状向上弯曲,
两个所述副臂侧板之间设置有翻斗组件,所述翻斗组件包括一根弧形弯曲的连杆和一根“C”字形状的过渡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属具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过渡杆的一端铰接,过渡杆的另一端与翻斗油缸的一端铰接,翻斗油缸的另一端与主臂的前端连接。
所述连杆与属具的连接点位于副臂与属具的连接点上方,所述属具与连杆和副臂均为铰接连接。
所述副臂与主臂的连接点位于伸缩油缸的下方,副臂与主臂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副臂能够围绕该连接点旋转。
两个所述副臂侧板的顶端之间横向贯穿铆接杆,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与铆接杆铆接,所述伸缩油缸伸出后,将副臂顶端向前推出,副臂与属具连接的一端相对向后下方向移动,属具的底部向后下方移动。
所述翻斗油缸和调平油缸串联组成一个密封的油液空间,所述变幅油缸工作时,带动调平油缸同步工作,调平油缸中的液压油压入翻斗油缸,使翻斗油缸产生相应动作,翻斗油缸、调平油缸和变幅油缸共同作用,确保属具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属具的敞口均竖直向上。
所述属具选用货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副臂在主臂内伸缩的机构,结构简单直观,可靠性高,维修方便;通过伸缩油缸实现副臂在主臂内的伸缩动作,通过调平油缸实现变幅过程中属具的实时调平。
本发明通过副臂在主臂内部伸缩的结构设计,使装载机的臂长可以无极的自由变化,从而使装载机能够实现更高的举升高度和更大的工作幅度,且举升高度和工作幅度可以调整,可满足更多复杂的工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属具,2—副臂,3—主臂,4—变幅油缸,5—调平油缸,6—铰接式前车架,7—伸缩油缸,8—翻斗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本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该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用于安装在转载机的前端,控制属具的举升和变幅,该装载机前伸缩臂机构包括属具、副臂、主臂、变幅油缸、调平油缸、铰接式前车架、伸缩油缸和翻斗油缸。
所述铰接式前车架用于与装载机后车架铰接安装固定。本发明装置安装在装载机前端使用。
所述铰接式前车架包括相对于转载机左右对称设置的车架侧板,所述主臂的后端铰链设置在车架侧板之间, 所述主臂的前端铰链连接副臂,所述副臂铰链连接属具。通过车架侧板之间贯穿设置有旋转轴,所述主臂的前端贯穿在旋转轴上,主臂能够围绕旋转轴旋转,主臂旋转调节主臂后端的高度变化,进而实现属具的高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道工业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道工业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