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杀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0330.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杜佳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佳钊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36;C02F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杀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杀菌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射、微电解、紫外线和微波杀菌等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氯、二氧化氯、臭氧、氯胺、卤素、金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它杀生剂等进行杀菌。对于水溶液杀菌,化学方法一般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改善水质,此种方法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杀菌副产物,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方法特别是紫外线杀菌引起了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
紫外线对水的消毒灭菌主要是通过紫外线对微生物的辐射,生物体内的核酸吸收了紫外线的光能,损伤和破坏了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然而只有吸收紫外线的微生物才会被灭活,在水质成分复杂,特别是在水质条件较差时,紫外线的杀菌效率也大幅度下降,且紫外线灯放射的紫外线能量较大,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具有零污染、低排放、适用性广和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在杀菌技术领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杀菌装置,将紫外线杀菌和等离子体杀菌相结合,克服了紫外线杀菌的不足,杀菌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理杀菌装置,包括供电装置、控制装置和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壳体、紫外线杀菌灯管、等离子体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侧壁上,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底壁上,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人体感应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水质检测仪;所述壳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度调节装置,控制所述杀菌装置的温度为20-35℃。
优选的,所述杀菌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杀菌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人体感应装置、水质检测仪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和锂电池组,二者通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两个相对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呈螺旋状。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中紫外线的波长为300-200n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将紫外线杀菌与等离子体杀菌技术相结合,克服了单独使用紫外线杀菌的不足,不仅可以杀灭细菌等微生物,又可以杀灭非微生物,如可使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中的C-C键和苯环发生断裂,大分子有机物转变为小分子物质等,综合杀菌效果好;通过水质检测仪随时检测水的杀菌状况,且通过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杀菌,保证杀菌效果好且不会造成浪费;由于温度变化会影响紫外线的强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节装置控制杀菌装置的温度在20-35℃,杀菌效果好;通过设置人体感应装置,当检测到有人靠近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紫外线杀菌的关闭,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使用时无需添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物理杀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电装置、2-控制装置、3-壳体、4-紫外线杀菌灯管、5-等离子体发生器、6-超声波换能器、7-超声波发生器、8-进水口、9-出水口、10-人体感应装置、11-水质检测仪、12-温度传感器、13-温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物理杀菌装置,包括供电装置1、控制装置2和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壳体3、紫外线杀菌灯管4、等离子体发生器5、超声波换能器6,所述壳体3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9,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4设于所述壳体3内部,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5设于所述壳体3内部的侧壁上,所述超声波换能器6设于所述壳体3内部的底壁上,所述超声波换能器6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7;所述壳体3外侧设有人体感应装置10;所述壳体3内设有水质检测仪11;所述壳体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2连接有温度调节装置13,控制所述杀菌装置的温度为2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佳钊,未经杜佳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催化反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异常持续时间的采集异常紧急程度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