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泡式静电喷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1265.X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华;李守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5/03 | 分类号: | B05B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静电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静电农药喷雾的气泡式静电喷头,属于植保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农药施用技术和植保机械却相对落后,在药物喷施方面存在着雾滴附着性差、农药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巨大的农药浪费、农产品的药物残留和环境的污染。气泡雾化技术有雾化粒径细、气液比小、效率高、可雾化不同粘度的液体及具有一定的风送作用,而静电喷雾技术可以提高雾滴的吸附能力,气泡雾化技术大多应用在工业中,在农业中的应用还不多见。现有的气泡式静电喷头还很少,虽然较传统的喷头有所改进,但还存在着喷雾区域小、农药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若将两种先进技术的结合用于喷头则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气泡式静电喷雾技术的气泡式静电喷头,喷头喷施效率高、雾化均匀、雾滴吸附能力强,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泡式静电喷头,其特征是由:圆柱体形的气泡发生器、(2)混合室、内部腔体为圆锥体形的(3)喷头帽、(4)绝缘套、(5)微型插座、(6)轴承套、(7)喷头基体、(8)环形电极、(9)喷头片、(10)长缝形喷口组成。所述的(3)喷头帽和(9)喷头片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6)轴承套和(1)气泡发生器采取过盈连接;所述的(6)轴承套和(7)喷头基体采取过盈连接;所述的(4)绝缘套由具有一定弹性的绝缘材料或橡胶制成;所述的(8)环形电极与(5)微型插座相连,(5)微型插座在工作时接入外部电源;所述的(3)喷头帽液体出口为圆孔形喷口,(4)绝缘套上和(9)喷头片上的液体出口为(10)长缝形喷口,圆孔形喷口与(10)长缝形喷口的组合结构组成喷头的液体出口。
本发明相对于气辅式静电喷头和传统喷头的优点是:
1、本发明结构合理,压缩气体以一定的方式由(1)气泡发生器通入(2)混合室中,液体由进液口进入(2)混合室内并与压缩气体形成稳定的泡状两相流动,气液两相在(2)混合室内形成气泡流动,气体的介入增加了出口处液体的流动速度,有助于液体的雾化。气体在喷头出口处对液体的挤压作用使液体形成液线,并且气泡因内外压力差的变化在出口处急剧膨胀直至爆炸,将液线炸成更小的颗粒。
2、当液体进入(3)喷头帽所在区域时,由于(8)环形电极的静电感应使得液滴带上同种电荷电,带电雾滴增加了雾滴对目标物的吸附性,带电雾滴由于同种电荷互斥作用,使得雾滴的表面张力减小,能有效减小雾滴的直径。
3、喷头出口采取圆孔形喷口和(10)长缝形喷口的组合方式,(3)喷头帽的雾滴出口采用圆孔形喷口,(9)喷头片和(4)绝缘套的雾滴出口采用(10)长缝形喷口,圆孔形喷口和(10)长缝形喷口的组合方式填补了传统单一圆孔形喷口喷施死角,扩大了喷施范围。
4、(4)绝缘套由具有一定弹性的绝缘材料或橡胶制成,既能达到防止漏电的效果又方便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气泡式静电喷头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气泡式静电喷头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液体入口面视图。
图1中:
(1)气泡发生器 (2)混合室 (3)喷头帽 (4)绝缘套 (5)微型插座 (6)轴承套 (7)喷头基体 (8)环形电极 (9)喷头片
图2中:
(10)长缝形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