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二次铝灰中提铝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1511.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玲;朱方方;雷泽;裴丽丽;徐红彬;张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21/00 | 分类号: | C22B21/00;C01F7/74;C01F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铝灰中提铝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从二次铝灰中提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铝元素与硫酸根和/或硫酸氢根的摩尔比1:(1-6.5)将二次铝灰与硫酸铵和/或硫酸氢铵混合,然后先在360-450℃下焙烧1-2h,再升温至460-600℃继续焙烧1-2h;
(2)对步骤(1)焙烧后的焙烧熟料进行浸取,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铝溶液和尾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混合焙烧前对二次铝灰进行破碎,研磨,筛分以及水洗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后二次铝灰颗粒的粒径不大于15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二次铝灰中的铝元素与硫酸盐中的硫酸根和/或硫酸氢根的摩尔比为1:(1.5-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二次铝灰中的铝元素与硫酸盐中的硫酸根和/或硫酸氢根的摩尔比为1:(2-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的浸取液为水或质量分数不大于15%的酸溶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为硫酸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浸取液与焙烧熟料的液固比为2-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浸取液与焙烧熟料的液固比为3-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的温度为25-16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的温度为50-10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的温度为60-9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的时间为0.5-4h。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的时间为0.5-2h。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取时的时间为0.5-1.5h。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铝元素与硫酸根和/或硫酸氢根的摩尔比1:(1.5-4)将二次铝灰与硫酸铵和/或硫酸氢铵混合,然后先在400-425℃下焙烧1-2h,再升温至500-550℃继续焙烧1-2h;
(2)选用水或质量分数不大于15%的硫酸溶液按3-4的液固比对步骤(1)焙烧后得到的焙烧熟料在50-100℃下浸取0.5-2h,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铝溶液和尾渣。
17.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含铝溶液在铝产品制备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5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棒冰生产线的供料装置
- 下一篇:处理沉镍钴后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