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热交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2327.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野一色公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F28D9/02 | 分类号: | F28D9/02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雨;刘林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热交换 方法 | ||
1.一种热交换器,一边使多个流体流通一边在这些流体彼此之间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
前述热交换器具备流路构造体,前述流路构造体具有第一层和第二层,前述第一层排列有使一流体流通的微通道即第一流路,前述第二层被相对于该第一层层叠,排列有使与前述一流体不同的其他流体流通的微通道即第二流路,
前述第一流路具有有效区域,从前述第一层与前述第二层的层叠方向观察,前述有效区域与前述第二层的设有前述第二流路的范围重叠,
前述有效区域具有基准传热流路部和高传热流路部,前述基准传热流路部包括高温端,前述高温端是该有效区域的一侧的端部,前述高传热流路部相当于该有效区域的除前述基准传热流路部以外的部分并包括低温端,前述低温端是该有效区域的与前述高温端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供与前述高温端相比为低温的前述一流体流通,
前述高传热流路部具有弯曲的流路形状,使得前述高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间隔的每单位距离的流路长度比前述基准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间隔的每单位距离的流路长度大,
前述基准传热流路部为直线流路,
前述高传热流路部为蜿蜒流路,
前述高传热流路部以向作为直线的中心线的两侧摆动的方式蜿蜒,
沿着前述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前述高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距离为前述有效区域的两端间的距离的60%以下,
沿着前述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前述高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距离为前述有效区域的两端间的距离的1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沿着前述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前述高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距离小于前述基准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距离。
3.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前述第一流路中,使一流体从前述基准传热流路部朝向前述高传热流路部流通,并且在前述热交换器的前述第二流路中使作为其他流体的制冷剂流通,由此在前述一流体与前述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4.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前述第一流路中,使一流体从前述高传热流路部朝向前述基准传热流路部流通,并且在前述热交换器的前述第二流路中使作为其他流体的制热剂流通,由此在前述一流体与前述制热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23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下集管弯曲的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