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中苯系物在线监测气象色谱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3149.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任;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中苯系物 在线 监测 气象 色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气相色谱仪,特别涉及一种空气中苯系物在线监测气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进而实现物质分析的装置。气相色谱仪主要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电路控制系统、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当载气载着样品进入分离系统后,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使各组分分离后流出。当组分流出分离系统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转变为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将收集到的电信号转换成各组分的峰高或者面积,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计算得到各组分的含量。
目前常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空气中苯系物的方法一种是在常温下,用填充了聚2,6-二苯基对苯醚(Tenax)的采样管富集空气中的苯系物,然后将采样管接入热脱附仪,加热后将吸附成分导入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另一种方法是用活性炭采样管富集空气中的苯系物,二硫化碳(CS2)解析,使用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分析。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实现在线实时监测的目的,而且吸附、解析、分析分别独立进行,增加了样品分析的周期,并且采样管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影响样品的准确性。
发明新型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测定空气中苯系物存在的不能在线实时监测、分析周期长、准确性差的缺点。通过将吸附(采样)、解析、分析三者融为一体,可以实现动态进样吸附、热解析、色谱分析连续进行,实现了在线监测的功能,避免了采样运输过程,从而减少了分析周期,提高了样品分析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中苯系物在线监测气相色谱仪,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气中苯系物在线监测气相色谱仪,包括载气气源,氢气气源和空气气源,除烃净化系统,吸附解析系统,十通阀,第一色谱柱,第二色谱柱,检测器和载体流量控制系统;所述载气气源依次连接第一除烃净化系统和所述载气流量控制系统,载气流量控制系统与所述十通阀连接并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色谱柱,第二色谱柱和检测器;所述氢气气源和空气气源分别通过第二除烃净化系统和第三除烃净化系统与所述检测器连通;所述吸附解析系统的两端与所述十通阀连通。
所述十通阀具有十个部件连接口。
所述气相色谱仪具有取样工作状态,在取样工作状态下,所述载气在载气气源中通过第一除烃净化系统进行除烃后进入载气流量控制系统,第一路依次流通至第七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二色谱柱,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最后至载气放空端口;第二路依次流通至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一色谱柱,最后至检测器;样品经过样品输入端进入第十连接口,依次通过第一连接口,吸附解析系统,第八连接口,第九连接口,最后至样品放空端口。
所述气相色谱仪具有进样工作状态,在进样工作状态下,所述载气在载气气源中通过第一除烃净化系统进行除烃后进入载气流量控制系统,第一路依次流通至第七连接口,第八连接口,吸附解析系统,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二色谱柱,第六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一色谱柱,最后至检测器;第二路依次流通至第四连接口,第三连接口,最后至载气放空端口;样品经过样品输入端依次进入第十连接口,第九连接口,最后至样品放空端口。
所述载气流量控制系统为电子压力控制系统。
所述检测器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所述第一色谱柱和第二色谱柱均填有担体。
所述吸附解析系统中装有对苯系物具有可吸附解析的填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是一种改进后的气相色谱仪,该装置集样品采集,热解析,色谱分析于一体,可以实现空气中苯系物的实时监测,具有分析周期短和准确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取样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进样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