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药罐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3873.4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1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覃璇;梁宜;陈信佳;李春艳;郭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药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药罐车。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患者进行拔罐处理时,先将药罐放入含有药包的水中蒸煮,后需要对患者拔罐时方将药罐取出,其中,蒸煮后的药罐温度较高,直接取出使用将会烫伤患者,因此,一般会等药罐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方给患者使用,这样就使得患者的整个拔罐时间大大增加,对于时间紧凑的患者和人满为患的医院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亟需一种可提前加热并对药罐进行保温的药罐车来缩短患者拔罐等待时间,同时也缓解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药罐车,该便携式药罐车能够对药罐进行加热和保温,缩短患者拔罐时的等待时间,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药罐车,包括车体和安装在所述车体底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具有加热室和恒温室,其上设有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相配合的第一驱动装置及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盛罐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位于车体下部,并横穿所述加热室和恒温室,且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盛罐板从恒温室输送至加热室内;
所述加热室与恒温室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使加热室与恒温室相互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置有能够密闭连通口的活动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上输送面穿设连通口,并与所述连通口的下边缘接触,且在所述活动门密闭连通口时接触活动门;
所述加热室内安装有加热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与第二输送装置相配合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室的下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相对两侧且在每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相对两侧的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相对设置,且该两输送面的输送方向相同;每一第二输送装置输送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托起所述盛罐板的第一输送支撑件,所述第一输送支撑件一端安装在第二输送装置上,另一端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一侧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形成一角度;相对设置的两第二输送装置输送面上第一输送支撑件相对车体底部的高度相同、第一输送支撑件与其所在输送面形成的角度相同;
所述恒温室内安装有恒温装置、第三输送装置和与第三输送装置相配合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相对两侧且在每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相对两侧的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面相对设置,且该两输送面的输送方向相同;每一第三输送装置输送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盛罐板的第二输送支撑件,所述第二输送支撑件一端安装在第三输送装置上,另一端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一侧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形成一角度;相对设置的两第三输送装置输送面上第二输送支撑件与其所在输送面形成的角度相同,且第二输送支撑件相对车体底部的高度等于第一输送支撑件相对车体底部的高度;
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所在侧与第二输送装置所在侧相同,各自输送面的长度均不小于连通口的高度,且均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输送面的下方向上延伸;
所述车体上还安装有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安装在加热室与恒温室相对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及第一输送装置相对两侧的两第二输送装置之间;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伸缩件和与伸缩件垂直连接的推板,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为加热室与恒温室的设置方向,并能够带动所述推板将所述盛罐板从第一输送支撑件推送至第二输送支撑件上,所述所述盛罐板再由第三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盛罐板为孔状结构,其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面的宽度,其长度均小于所述加热室及恒温室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第二输送装置输送面间的距离大于盛罐板的宽度,但各自上的所述第一输送支撑件远离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的距离小于盛罐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第三输送装置输送面间的距离大于盛罐板的宽度,但各自上的所述第二输送支撑件远离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的距离小于盛罐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同一侧的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且两者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输送支撑件,所述第一输送支撑件一端铰接第二输送装置,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带固定在第二输送装置上,且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输送支撑件与第二输送装置成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朝上;相对设置的两输送装置上设置的第一输送支撑件的数量相同、与第二输送装置所成的角度相同、相邻两第一输送支撑件的间距相同且一一配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8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