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压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4178.X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4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斋田拓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压铸 装置 | ||
模具(21)和型腔(22)经由减压路径(LD)与真空罐(31)连接。第一反冲洗过滤器(4a)配置在减压路径(LD)的型腔(22)与真空罐(31)之间。真空罐(31)经由机械增压泵(33)与第二抽干泵(34)串联连接。真空罐(31)被机械增压泵(33)和第二抽干泵(34)抽气,从而在真空罐中始终保持规定真空度。当进行压铸时,首先,在合模后,将脱模剂施加在模具的内周面上。接着,在使用真空罐(31)降低型腔中的压力时,将熔融金属注入型腔(22)。当熔融金属凝固时,将模具打开,并将铸造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型腔内减压的状态下进行铸造的真空压铸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使用一种在利用真空泵对型腔内进行减压的状态下的真空压铸装置,该真空压铸装置通过向模具供给例如铝等熔融金属,以形成产品。型腔形成在模具的周围。关于真空压铸的现有技术例如记载于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64-87051号。使用真空压铸装置的压铸能使熔融金属在注入期间良好地流动,并且能防止由空气引起的缺陷。因此,可减少例如气孔等铸造缺陷。
针对使用真空压铸装置的压铸,在注入熔融金属之前,将粉末脱模剂施加到型腔的内表面,以顺利地将铸造产品脱离模具。因此,当型腔中的气体被真空泵抽吸时,存在真空泵将粉末脱模剂的残留物抽吸而使得真空泵因该残留物而受损这样的问题。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已使配置在模具与真空泵之间的过滤器的网眼尺寸变小。但是,出现了过滤器迅速阻塞而使生产效率降低这样的新问题。
因此,在使用的一般的真空压铸装置中,不过度减小过滤器的网眼尺寸,而是通过使用具有相对较低的减压能力的真空泵来进行铸造。即使粉末脱模剂进入泵,具有相对较低的减压能力的真空泵也不易受损。因此,在一般的真空压铸装置中,很难减少铸造产品的铸造缺陷,并且型腔中的真空度不太高。另外,在一般的真空压铸装置中,很难提高生产率,并且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使型腔中的真空度达到目标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铸造产品的品质的真空压铸装置,且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作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真空压铸装置,具有压铸机、减压单元以及过滤单元。上述压铸机具有包括型腔的模具。上述减压单元经由减压路径与上述压铸机连接。上述过滤单元配置在上述压铸机与上述减压单元之间,并配置于上述减压路径。在上述型腔中的压力减小的状态下,向上述型腔供给熔融金属,以进行铸造。上述过滤单元具有过滤器壳体和过滤器构件。各个上述过滤器构件配置在相应的上述过滤器壳体中,从上述型腔抽吸的气体流过上述过滤器构件。除此之外,各个压力罐以与从上述型腔抽吸的气体流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向上述过滤器构件供给气体。此外,上述过滤单元由冲洗上述过滤器构件的冲洗过滤器形成。上述减压单元包括机械增压泵。
根据这一结构,减压单元包括机械增压泵。由此,可增加型腔中的真空度,从而减少气孔,提高铸造产品的品质。除此之外,由于型腔中的真空度可以迅速达到目标值,因此可提高压铸的生产率。除此之外,过滤单元由冲洗过滤器构件的冲洗过滤器形成。由此,即使过滤器构件的网眼尺寸小于粉末脱模剂的平均粒径,也始终能解决过滤器构件的阻塞。因而,通过使用具有较小网眼尺寸的过滤器构件,能减少减压单元对粉末脱模剂的抽吸。除此之外,即使使用机械增压泵,通过使用具有较小网眼尺寸的过滤器构件,也能减少机械增压泵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压铸装置的简化整体图;
图2示出图1所示的反冲洗过滤器的示意剖视图;以及
图3示出图1所示的机械增压泵的简化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41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色金属连续铸造机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重模具分拆上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