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4788.X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军;欧阳亮;米雁;郭闯;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C12R1/685;C12R1/69;C12R1/885;C12R1/645;C12R1/80;C12R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霉菌 制备 棉籽 方法 | ||
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以棉籽粕为主要原料制备发酵底物,以霉菌菌种制备发酵液,通过液体发酵和喷雾干燥,获得棉籽肽,本发明将棉籽粕中的蛋白质转化为小分子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同时,脱去了棉籽粕中的棉酚等抗营养物质,达到脱酚去毒的功效,提高了棉籽肽的使用安全性,利用本发明可将棉籽粕中小肽含量提高300%以上,游离棉酚的降解率达96%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蛋白肽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浸提后的副产物,在我国饼粕类饲料原料中,其产量仅次于豆粕。其内含粗蛋白35-50%,与豆粕相当,其蛋白质功效比值、纯消化率、生物学效价及蛋白质净利用率等指标均接近动物蛋白,必需氨基酸组成与联合国粮农组织(WHO)推荐的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营养价值远高于谷类蛋白,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但是,棉籽蛋白结构紧密、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被机体消化吸收,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小分子肽比等量的氨基酸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肽类和氨基酸几乎可以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完全吸收利用,进入到血液中,然后输送到生物体的各个部位,肽类被生物体吸收的速度快于等量的游离氨基酸,更快于等量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尤其大分子蛋白质须经过消化,降解成小分子肽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同时,棉酚是棉籽粕中主要的抗营养成分,含量为0.11-0.18%,其中,具有活性醛基和活性羟基的游离棉酚毒性较大,含量超过安全界限,因此,用含有棉酚的棉籽粕作为蛋白质来源,直接饲喂动物,易导致畜禽生长迟缓、繁殖率下降,中毒甚至死亡。并且,这种毒性游离棉酚可以和饲料中蛋白氨基酸残基结合,生成不溶性复合物,与消化道中的蛋白水解酶结合,抑制其活性,由此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
因此,只有通过脱酚处理的棉籽产品才是相对安全的。根据国家标准GB-13078-91,原料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允许量≤1200mg/kg,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棉酚相对安全的含量为≤400mg/kg。
目前,棉籽粕中棉酚的降解方法常见的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但是,物理法工作量大,工艺条件苛刻,成本高,化学法存在易产生物质残留,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且蛋白质降解率低,棉酚脱毒效率不明显等问题。目前,微生物发酵处理法被认为是安全、脱毒效果好、生产成本低、最有发展前途的脱毒方法。
中国专利CN 104342471 A公开了“一种脱酚棉籽蛋白肽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枯草芽苞杆菌发酵的方法对棉籽粕进行脱毒处理,该方法处理后,原料棉籽粕中棉酚含量从0.15%降至0.03%-0.035%,脱毒效果不够彻底,并且发酵时间长。
中国专利CN 104273328 A通过霉菌和芽孢杆菌菌种混合发酵的方法获得一种棉籽粕饲料,利用半固体发酵的方法,使棉酚含量低于0.01%,但小分子肽含量较低,并且该方法中,黑曲霉菌种接种量为5-15%,芽孢杆菌菌种接种量为20-40%,接种量太大,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将棉籽粕中的蛋白质转化为小分子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同时,脱去了棉籽粕中的棉酚等抗营养物质,达到脱酚去毒的功效,提高了棉籽肽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霉菌制备棉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发酵底物
将棉籽粕粉碎,过筛,与硫酸铵、氯化钠混合,加水搅拌均匀;
2)制备发酵液
斜面培养:将霉菌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28~30℃下恒温培养24-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富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4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