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丝精干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5005.X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兴旺;陈松;杨其乐;邰金辉;张林;戴家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C3/00 | 分类号: | D01C3/00;D01C3/02;D01B7/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 精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丝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丝精干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以蚕丝作为内胎的蚕丝被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现有的蚕丝被水洗后蚕丝胎容易饼结,原因是蚕丝内含油、含胶多,经过水洗搅拌,油胶与蚕丝混合板结成块,这些问题主要是工艺上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尤其是在精干品的制备上,精干品除油除杂不彻底后续的蚕丝胎内含油、含杂就会多,制成的蚕丝被容易板结,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缺陷公开了一种蚕丝精干品的制备方法,除油除杂效果好,极大程度提高蚕丝被的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蚕丝精干品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初次浸泡:将蚕茧放入洗练机内浸泡,加入蚕茧重量的5-9%的纯碱,蚕茧重量1-1.3%的洗涤剂且保持浸泡液的PH为8.5-10.5,控制水温80-100℃,浸泡时间12-18h;浸泡能够将附着在蚕茧上的油分离出来,达到除油目的。
2)初次脱水:将浸泡后的蚕茧从洗练机中捞出放入脱水机内进行初次脱水;脱水操作使除油更彻底。
3)开绵:初次脱水后的蚕茧通过开棉机开绵形成绵片;
4)二次浸泡:将绵片放入水槽中二次浸泡,加入绵片重量3%的纯碱、控制水温80-100℃、浸泡时间60-72h;开绵后的蚕丝质地疏松,此时二次浸泡能够将残留的油分离除去,除油更彻底。
5)二、三次脱水:浸泡后的绵片进行二次脱水,然后冲洗干净,接着进行三次脱水;多次脱水确保除油干净彻底。
6)漂白:三次脱水后的绵片放入水槽中漂白,水槽内加入绵片重量的20-40%的双氧水,漂白时间14-16h;经过上游多个工序的处理,蚕丝存在不可避免的色差,漂白能够保证产品外观的一致性。
7)四次脱水:从水槽中捞出漂白后的绵片放入脱水机中进行四次脱水:提高后续还原的质量。
8)还原:将四次脱水后的绵片放入洗练机中还原,加入绵片重量的1%的纯碱和绵片重量的2%的洗涤剂,控制水温100℃的同时通入蒸汽,还原过程耗时15min;除去上游步骤残留的化学药剂。
9)槽洗及五次脱水:还原后的绵片放入水槽中反复冲洗后进行五次脱水;反复洗涤和脱水,确保无化学残留。
10)结湿:五次脱水后的绵片放入28-32℃的水中结湿15min,水中加入柔软剂;消除绵片内部静电,软化绵片,缩短后续回醒时间。
11)六次脱水:对结湿后的绵片进行六次脱水;确保每一步杂质不带入下游工艺。
12)抖松:六次脱水后的绵片放在抖松机上抖松;增加蓬松度度,起到一定除杂效果。
13)烘干:抖松后的绵片放入蒸汽烘干机内烘干制成精干品;
14)回醒:烘干后的精干品放在常温下回醒5-7天便可供后续工艺使用。蚕丝回醒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常温下回醒质地得到软化,防止后续机械加工出现的断丝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蚕茧浸泡开始时每隔半小时转动洗练机的滚筒一次,累计共转动4次。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脱水均在滚筒式脱水机内脱水。多次脱水和清洗,确保原料的纯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发明初次、二次浸泡使用的均是纯碱,低碱性浸泡液配合合适的水温能够使附着在蚕丝上的油、胶脱离,经过清洗脱水后达到除油除胶的效果,油胶的含量低制成的精干品水洗后不易结饼,蓬松度好,另外,低碱性的浸泡液不会对蚕丝本身结构产生破坏,保证原料的质量。
二、本发明还原步骤能够将上游工艺残留的化学药剂,尤其是漂白的双氧水清洗干净,杜绝化学残留,保证精干品的纯净,确保产品质量。
三、经过漂白、还原的绵片质地脆,结湿步骤能够软化绵片,消除绵片之间的静电,大大缩短后续回醒的时间。
四、本发明的抖松步骤能够使蚕丝绵更加蓬松,还能抖落掺杂在绵片内的杂质,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抖松机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抖松机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5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