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生产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6221.6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景;邢晨光;黄志强;马芳;龚宏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24;C12R1/0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游学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生物 生产 羟基 甲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生产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该微生物为具有对羟基苯甲醛生产能力的菌株Bacillus megatherium OMK‑11,该菌株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6658。本发明为微生物法生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生产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羟基苯甲醛,分子式为C7H6O2,分子量为122.12,一种浅黄色或类白色结晶体,微有芳香气味。主要用途是用于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
一、物理性质
对羟基苯甲醛是一种浅黄色或类白色结晶体,微有芳香气味,熔点:112~116℃,相对密度1.129,沸点:246.6℃
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DMF;稍溶于水(在30.5℃水中溶解度为1.388g/100ml),溶于苯(在65℃苯中溶解度为3.68g/ml)。
二、用途
对羟基苯甲醛是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合成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抗菌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TMP)、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对羟基甘氨酸、羟氨苄头孢霉素、人造天麻、杜鹃素、艾思洛儿等;在香料工业中用于合成香兰素、乙基香兰素、洋茉莉醛、丁香醛、茴香醛和复盆子酮等香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羟基苯甲醛生产能力的菌株Bacillusmegatherium OMK-11,该菌株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658。保存地点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保存时间2016年11月20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菌株在生产对羟基苯甲醛的用途。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羟基苯甲醛的生产方法,其采用前述的菌株。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对羟基苯甲醛生产能力的菌株,且利用该菌株进行发酵生产对羟基苯甲醛,发酵法生产对羟基苯甲醛是用天然原料糖质、氨基酸等,经过微生物代谢生成目标产物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属于低温低压,比较安全,操作简单,污染少,是一个安全环保的生产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L-酪氨酸标准品的液相检测图谱;
图2为实施例1中对羟基苯甲醛标准品的液相检测图谱;
图3为实施例1中对羟基苯甲醛发酵液的液相检测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菌种
从生姜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具有对羟基苯甲醛生产能力的菌株Bacillusmegatherium OMK-11,该菌已于2016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6658。
该菌株:可利用葡萄糖、蔗糖、核糖和阿拉伯糖等,该菌株的18s rRNA和26s rRNA序列与芽孢杆菌标准株的18s rRNA和26s rRNA序列有99%的相似性,该菌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杆状,末端圆。单个或呈短链排列。革兰氏阳性。
该菌株的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发酵可采用如下方法:
1)菌种活化:在无菌条件下从甘油管中划一满环菌液均匀涂布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生化培养箱中于20-37℃培养24-48h;
2)种子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蟹壳酶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微生物生产苯甲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