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气井产量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6501.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庞伟;杜娟;张同义;吴琼;邸德家;毛军;艾爽;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李哲伟;张文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气井 产量预测 实测数据 图版 理论模型 模型参数 构建 不规则裂缝 地层数据 生产动态 生产数据 试井分析 输入参数 压裂改造 分析 拟合 预设 预测 | ||
一种页岩气井产量预测方法,其包括:步骤一、根据页岩气井试井分析模型,构建理论模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步骤二、获取待分析页岩气井的实测数据,根据实测数据构建实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其中,实测数据包括历史生产数据和地层数据;步骤三、对理论模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和实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进行拟合,确定待分析页岩气井的产量预测的模型参数;步骤四、根据预设页岩气井产量预测模型以及页岩气井的产量预测的模型参数,确定待分析页岩气井的预测产量。本方法适用于不规则裂缝的页岩气井,其提高了产量预测时输入参数的可靠性,保障了产量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评价页岩气井压裂改造效果、生产动态、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页岩气井产量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页岩气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与常规储层气藏不同,页岩既是天然气生成的源岩,也是聚集和保存天然气的储层和盖层,因此有机质含量高的黑色页岩、高碳泥岩等常是最好的页岩气发育条件。
由于页岩气储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需要通过水平井钻井和多段压裂技术才能实现有效开发。随着水平井钻井、多段压裂技术的发展,美国、加拿大、中国都已实现了页岩气的商业开发。在美国,页岩气的产量比重已占到天然气总产量的2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取得页岩气突破的国家,页岩气资源量达到25.1万亿方,资源量巨大。
产量预测是页岩气井压裂效果评估、生产动态分析、可采储量及采收率预测、压裂优化设计、经济评价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涉及到多尺度流动机理耦合、裂缝形态识别、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作用、流场诊断等复杂因素,因此页岩气井产量预测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准确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井产量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根据页岩气井试井分析模型,构建理论模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
步骤二、获取待分析页岩气井的实测数据,根据所述实测数据构建实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其中,所述实测数据包括历史生产数据和地层数据;
步骤三、对所述理论模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和实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进行拟合,确定所述待分析页岩气井的产量预测的模型参数;
步骤四、根据预设页岩气井产量预测模型以及所述页岩气井的产量预测的模型参数,确定所述待分析页岩气井的预测产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构建所述理论模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的步骤包括:
计算理论模型数据下的产量规整化压力和产量规整化压力导数,基于所述页岩气井试井分析模型,绘制理论模型数据下的产量规整化压力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和产量规整化压力导数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得到所述理论模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或,
计算理论模型数据下的产量规整化压力积分和产量规整化压力积分导数,基于所述页岩气井试井分析模型,绘制理论模型数据下的产量规整化压力积分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和产量规整化压力积分导数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得到所述理论模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实测数据构建实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的步骤包括:
计算实测数据下的产量规整化压力和产量规整化压力导数,基于所述页岩气井试井分析模型,绘制实测数据下的产量规整化压力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和产量规整化压力导数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双对数曲线,得到所述实测数据的双对数图版;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