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肌醇作为氟苯尼考增效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7078.2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贤亮;孔祥会;李莉;陈鹤;钟科珂;杨潇;巴新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65 | 分类号: | A61K31/165;A61K31/047;A61P31/04 |
代理公司: | 41107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兆惠<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氟苯尼考 增效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肌醇作为氟苯尼考增效剂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肌醇与氟苯尼考的联合使用能极大提高氟苯尼考对两种代表性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抗菌能力,注射或口服这两种组合物能提高鱼体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大幅增加鱼体存活率。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肌醇可用作水产养殖抗菌药物氟苯尼考的增效剂,当肌醇与氟苯尼考应用制备复方抗菌药剂时,既可提高抗菌药物药效,又可大幅减少药物的使用量,进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肌醇作为水产养殖抗菌药物氟苯尼考增效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嗜水气单胞菌在河流、湖泊、池塘、食物、动物及人体等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嗜水气单胞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可引起多种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患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鱼共患病病原菌,当环境条件恶劣,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导致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冷血动物和哺乳动物发病,引发水生动物细菌性出血病、体表溃疡症以及哺乳动物腹泻等,是鱼类、爬行类和人类的一种致命传染源。链球菌为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平常生存于养殖水体及底泥中。在富营养化或养殖自身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域中,此菌能长期生存,当养殖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饵量大密切相关。链球菌不仅能影响海水养殖鱼类,同时影响半咸水及淡水养殖鳗鲡、香鱼、虹鳟斑点叉尾鮰和罗非鱼等,其具有感染宿主广、传染性强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预防和治疗病原菌引起的疾病,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多采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而长期大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养殖环境中细菌多重耐药、交叉耐药现象严重,这些耐药菌的出现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也带来了更大的生态风险。因此,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爆发,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控制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感染十分重要。面对这一形势,开发一种新的药物防治策略,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和避免抗菌药物的残留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氟苯尼考(florfenicol)为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又称氟甲砜霉素,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抗菌药物,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该药抗菌谱类似于氯霉素,通过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性而产生广谱抑菌作用,抗菌谱广,包括各种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支原体等。氟苯尼考以其广谱、高效、吸收迅速、分布广泛、安全和动物专用等特点,在国内外畜牧和水产上迅速获得广泛应用。
欧盟和美国应用CUAPM-Ⅱ及LC-MS确检,对氯霉素类药物(包括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多残留检测限可低至0.1ng/g。因此,在具有相同杀菌效果的情况下,在水产养殖中提高氟苯尼考的抗菌活性,大幅减少药物使用量,降低药物残留,对水产养殖、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肌醇在化学上可看作是环己烷的多元烃基衍生物,广泛分布在动物和植物体内,是动物、微生物的生长因子。肌醇是一种“生物活素”,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具有免疫、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等多种作用。在发酵和食品工业中,可用于多种菌种的培养和促进酵母的增长等,许多保健饮料和儿童食品都加有微量肌醇。肌醇还是肠内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子,在其它维生素缺乏时,它能刺激所缺乏维生素的微生物合成维生素。实践证明,水生动物饲料中加入肌醇,可促进生长和防止死亡,在对虾及鱼类饲料中,肌醇添加量通常为300-500mg/kg,否则将出现肌醇缺乏症。肌醇在医药、化工、食品和饲料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但肌醇作为抗菌药物增效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肌醇作为氟苯尼考增效剂的应用,肌醇与氟苯尼考联合使用能够大幅度增强氟苯尼考的杀菌效果,提高鱼体感染细菌后的存活率,为水产养殖过程中氟苯尼考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肌醇与氟苯尼考的联合使用能够大幅度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同时提高鱼体对细菌感染的防治水平。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