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LtaS蛋白作为预防和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药物靶点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7174.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刘玉;高亚萍;刘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552;G01N15/14;A61K45/00;A61P5/50;A61P3/10;A61P3/00;A61P3/06;A61P3/04;A61P9/10;A61P9/12;A61P19/06;A61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85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ltas 蛋白 作为 预防 治疗 胰岛素 抵抗 相关 疾病 药物 应用 | ||
1.抑制eLtaS蛋白活性和/或表达量的物质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产品的功能为如下A1)至A14)中的至少一种:A1)预防和/或治疗胰岛素抵抗;A2)预防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A3)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A4)促进胰岛素与膜受体蛋白结合;A5)促进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A6)提高胰岛素介导的受体磷酸化;A7)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A8)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的活化;A9)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糖转运能力;A10)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糖摄取能力;A11)促进胰岛素的降糖作用;A12)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浓度;A13)降低餐后血糖浓度;A14)提高糖耐量;
所述胰岛素抵抗为eLtaS蛋白导致的胰岛素抵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2)或所述A3)中,所述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为如下B1)至B16)中的至少一种:B1)胰岛素抵抗综合征;B2)代谢综合征;B3)肥胖;B4)高血糖;B5)糖尿病;B6)冠心病;B7)高血压;B8)高血脂;B9)高胆固醇;B10)脂代谢紊乱;B11)心脑血管疾病;B12)高胰岛素血症;B13)高尿酸;B14)葡萄糖耐量受损;B15)非酒精性脂肪肝;B16)痛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eLtaS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
5.eLtaS蛋白作为药物靶点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产品的功能为如下A1)至A14)中的至少一种:A1)预防和/或治疗胰岛素抵抗;A2)预防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A3)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A4)促进胰岛素与膜受体蛋白结合;A5)促进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A6)提高胰岛素介导的受体磷酸化;A7)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A8)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的活化;A9)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糖转运能力;A10)促进胰岛素介导的糖摄取能力;A11)促进胰岛素的降糖作用;A12)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浓度;A13)降低餐后血糖浓度;A14)提高糖耐量;
所述胰岛素抵抗为eLtaS蛋白导致的胰岛素抵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A2)或所述A3)中,所述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为如下B1)至B16)中的至少一种:B1)胰岛素抵抗综合征;B2)代谢综合征;B3)肥胖;B4)高血糖;B5)糖尿病;B6)冠心病;B7)高血压;B8)高血脂;B9)高胆固醇;B10)脂代谢紊乱;B11)心脑血管疾病;B12)高胰岛素血症;B13)高尿酸;B14)葡萄糖耐量受损;B15)非酒精性脂肪肝;B16)痛风。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eLtaS蛋白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
9.eLtaS蛋白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的功能为如下C1)至C13)中的至少一种:C1)制备胰岛素抵抗的动物模型;C2)制备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C3)抑制胰岛素与膜受体蛋白结合;C4)抑制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C5)降低胰岛素介导的受体磷酸化;C6)抑制胰岛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C7)抑制胰岛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的活化;C8)抑制胰岛素介导的糖转运能力;C9)抑制胰岛素介导的糖摄取能力;C10)抑制胰岛素的降糖作用;C11)提高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浓度;C12)提高餐后血糖浓度;C13)降低糖耐量;
所述胰岛素抵抗为eLtaS蛋白导致的胰岛素抵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1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