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7434.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倪欣;丁峰;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30;F24F11/64;F24F11/7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71008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大 洁净 空间 送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洁净室顶部的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所述的送风风道与送风管连通,并通过送风支管连接至洁净室两侧壁的送回风夹道中;所述的回风风道与回风管连接,并通过回风支管连接至洁净室两侧壁的送回风夹道中;送回风夹道包括送风夹道和回风夹道,送风夹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喷流风口,回风夹道上设置有单层格栅回风口,送风支管与送风夹道连通,回风支管与回风夹道连通。该送风系统合理布置空调气流组织,从而在耗能较少的前提下,满足使用高度内的温湿度环境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洁净室对温湿度精度控制一直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高大洁净空间的控制难度则更为凸显。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实验或制造设备的体积或高度上日益庞大,故对实验场地和环境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为了达到操作时需求的温湿度,往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能源和资金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旨在解决高大空间送风方式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该送风系统合理布置空调气流组织,从而在耗能较少的前提下,满足使用高度内的温湿度环境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洁净室顶部的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所述的送风风道与送风管连通,并通过送风支管连接至洁净室两侧壁的送回风夹道中;所述的回风风道与回风管连接,并通过回风支管连接至洁净室两侧壁的送回风夹道中;送回风夹道包括送风夹道和回风夹道,送风夹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喷流风口,回风夹道上设置有单层格栅回风口,送风支管与送风夹道连通,回风支管与回风夹道连通。
所述的喷流风口和单层格栅回风口均设置在洁净室的轨顶下方;且两个送回风夹道上对应的喷流风口、单层格栅回风口均相对设置。
所述的喷流风口采用自动风向可变角型喷流风口,并自带有过滤器;送风夹道上下布置两排送风口,下排风口底部距地5.2米。
所述的单层格栅回风口底部距地300mm。
所述的送风风道、送风管、送风支管、回风风道、回风管及回风支管均设置在洁净室顶部与吊顶之间。
所述的两个送风夹道与回风夹道间隔并排设置构成一体化送风末端;一体化送风末端由彩钢板内部分隔成独立的密封腔体,送风夹道上端设置进风口,回风夹道上端设置出风口。
高大洁净空间包括至少两个精密加工区及两个送风系统,两个送风系统对应的送风支管及回风支管并联设置,两个相邻的精密加工区之间设置防火墙。
所述的送风管、送风支管、回风管及回风支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洁净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连接控制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送回风夹道采用两边上部侧送对吹,各边同侧底部回风的方式;送风口采用自动风向可变角型喷流风口,使得洁净室内部形成相对的气流运动进行热交换,并通过回风口及时的排出温度上升的室内空气,该送风系统合理布置空调气流组织,从而在耗能较少的前提下,满足使用高度内的温湿度环境要求。不仅成本低,而且温度控制准确,效率高。
进一步,上下设置有喷流风口和单层格栅回风口,使得整个洁净室内的空气均能够形成循环流动,避免了局部温度差异的现象。
进一步,一体化送风末端是由彩钢板内部分隔,不再有风管接入,使送回风管道及送回风口一体化,整体制作,减少漏风量的同时,保证了室内洁净度,减少了风管制作衔接过程中带来日后可能的二次污染,也使整体洁净区更加美观,布管更简洁方便。
进一步,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阀的连接,实现了温度的自动准确控制,通过电磁阀调节送风量和回风量,间接的调节室内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