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逐步调低悬索桥施工期临时支座高度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7470.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逐步 悬索桥 施工期 临时 支座 高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逐步调低支座高度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钢桁梁悬索桥施工期逐步调低加劲梁临时支座高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悬索桥是跨越能力最大的一种桥型。我国地貌复杂,河谷密布,对大跨度桥梁有大量需求,而且近30年来大跨悬索桥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悬索桥由锚碇、桥塔、主索鞍、散索鞍、主缆、索夹、吊杆和加劲梁等构件组成。施工顺序一般是:施工锚碇和桥塔→安装主索鞍和散索鞍→架设主缆→安装索夹和吊杆→吊装加劲梁。加劲梁有两种常见的形式:钢箱梁和钢桁梁。
对于钢箱梁悬索桥,桥面铺装铺设在正交异性顶板上。桥面铺装的每延米重量远小于钢箱梁的每延米重量,桥面铺装不会引起加劲梁比较大的竖向位移,因此在钢箱梁吊装完成后就可以安装梁端正式永久支座。
对于钢桁梁悬索桥,需在钢桁梁上铺设钢桥面板(正交异性板)或者混凝土桥面板,然后在桥面板上铺设桥面铺装。钢桥面板每延米重量一般略小于钢桁梁每延米重量,或两者相当。混凝土桥面板每延米重量大于钢桁梁每延米重量,前者一般是后者的2~3倍。钢桁梁吊装完成后,其标高大于成桥状态设计标高;待桥面板安装和桥面铺装完成后,钢桁梁标高才会降低到成桥状态设计标高。在桥面板安装和桥面铺装过程中,钢桁梁标高逐步降低。为了防止在这个施工过程中正式支座被损坏,需要在钢桁梁吊装完成后在梁端安装临时支座,待桥面板安装完成后用正式支座替换临时支座。施工期临时支座的高度需大于成桥状态正式支座的高度。如果临时支座的高度等于正式支座的高度,钢桁梁端部梁段在线形上将产生折角,对钢桁梁受力也不利。随着桥面板的安装,钢桁梁标高逐渐降低,需要将临时支座逐步调低。如果不调低,钢桁梁端部梁段在线形上将产生反向折角,对钢桁梁受力也不利。
对于调低临时支座高度,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安装临时支座时用若干垫块将其垫高;需降低高度时,用千斤顶将钢桁梁端顶起,取出部分垫块,然后将钢桁梁端放下。这种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
(1)施工不便,过程繁琐,影响工期;
(2)用千斤顶将钢桁梁端顶起过程中,对钢桁梁杆件受力不利。
(3)调低的高度受到垫块高度的限制,不能实现无级调低。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需研制一种可方便地逐步调低临时支座高度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悬索桥传统的临时支座高度调低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简单、加工方便、效果显著的临时支座高度调低装置,利用支座下方沙槽内的细沙逐步排出,可将支座高度逐步降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逐步调低悬索桥施工期临时支座高度的装置,包括支座顶板、支座底板、沙槽、细沙和阀门;
所述支座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钢桁梁下弦杆的下面,支座顶板下面设有支座橡胶层,支座橡胶层下面设有支座底板;
所述沙槽为由沙槽侧板四面合围设在沙槽底板上,形成一个上面开口结构,沙槽内设有细沙,所述支座底板设在细沙的顶面上,沙槽侧板的内轮廓与支座底板的周边留有缝隙,沙槽侧板上设有用于将细沙排出的阀门;
所述沙槽底板放置在桥塔下横梁顶面,并与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细沙的厚度与沙槽底板厚度之和就是支座需要垫高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沙槽侧板的内轮廓与支座底板的周边的缝隙为1~2mm,保证支座底板能在沙槽内自由下降。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数量为多个,对称布置在沙槽侧板底部位置。
本发明沙槽形状根据支座底板形状确定,将支座底板外轮廓向外扩展1~2mm,即是沙槽内部轮廓。沙槽侧板用来套箍细沙,并承担支座压缩细沙引起的侧向压力,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本发明细沙颗粒尽量小,便于从排沙阀门排出。细沙的初始厚度(承担支座压力之前)需包含支座压力引起的细沙压缩量,可根据计算确定。
本发明用沙槽套箍细沙,使细沙能够承担支座传来的竖向压力。通过阀门将细沙排出,可实现支座高度的无级调低。待支座高度降低至指定高度时,关闭阀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逐步调低悬索桥施工期临时支座高度的装置”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
(1)本发明利用阀门将细沙排出,可实现支座高度的无级调低。
(2)支座调低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省去了传统方法的利用千斤顶顶升加劲梁的过程。
(3)本发明阀门数量多于一个,且对称布置在沙槽外侧,可实现多个阀门同步排沙,避免支座的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