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建筑垃圾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轻质复合PC砂浆板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47950.3 申请日: 2017-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6866068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方伟烽;陈建国;祝张法;阮建根;余航斌;王荣东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8/04 分类号: C04B28/04;E04C2/288;B32B27/08;B32B27/20;B32B27/36;B32B33/00;B32B37/15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代理人: 连平
地址: 31201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建筑 垃圾 装配式 高强 复合 pc 砂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建筑垃圾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轻质复合PC砂浆板。

背景技术

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建筑物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这种要求的满足于能源存在相互依赖和矛盾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加快建筑速度,降低建筑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建筑节能的要求下,使建筑逐步走向装配式建筑体系。

装配式建筑是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型建筑。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发展绿色建筑,特别是住宅项目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大地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使施工现场作业量减少、使施工现场更加整洁,采用高强轻质材料大大减少了噪音、粉尘等污染,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让周边居民享有一个更加安宁整洁的无干扰环境。装配式建筑由干式作业取代了湿式作业,现场施工的作业量和污染排放量明显减少,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建筑垃圾大大减少(据万科统计可以减少垃圾83%)。目前建筑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紧缺,传统的建筑方法对劳动力的密集依赖却无法改变。工厂化施工的集中进行使现场施工作业量大大减少,施工现场工人就可以大大减少,这样装配式建造模式比传统建造模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进而又缩短了工期。另外在建筑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因此装配式建筑构件适应建筑低碳、节能的要求。

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与砖砌体结构存在重量偏高的问题,而且材料的用量多,必然给设计、施工、运输和造价等带来诸多不利,因此制备轻质高强的砂浆板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专利CN 1288096A公开的三明治结构轻质墙板及其夹心层混合砂浆的制备方法,该轻质墙板包括里外两个墙面层和设于两个墙面层面之间的夹心层,其中墙面层由水泥、纤维、砂与水混合形成的砂浆固化而成,夹心层以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预发泡体颗粒与水泥、砂和水的混合砂浆固化而成,因此制备的轻质墙板可用于组装非承重墙,而且重量轻、成本低、防潮、防火、保温和隔音。

中国专利CN 102733537B公开的一种基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夹芯保温墙体及墙板,该墙板为三明治结构,由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构成的板材作为两侧面板,两侧面板之间填充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泡沫市面或者纳米气凝胶保温毡构成夹芯层,制备得到薄壁、抗裂、抗渗、抗冲击、保温隔声、抗震效能的墙板,该墙板可用于结构体系的外墙或者内部隔墙。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目前通过提高三明治结构墙板的两侧面板主要由水泥、砂、陶粒等轻质材料组成,构件强度高而重量轻,填充不同材料可以满足保温隔热和建筑隔声的要求,建成的大板建筑防水、隔潮、住居舒适,而且这种建筑体系的耗能和释放CO2也很少,是真正的绿色建筑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建筑垃圾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轻质复合PC砂浆板,将建筑垃圾作为原料用于PC砂浆板中,在不影响高强轻质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PC砂浆板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气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建筑垃圾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轻质复合PC砂浆板,所述含建筑垃圾的装配式建筑用高强轻质复合PC砂浆板为三明治结构,所述三明治结构包括里、外两层PC板层和置于PC板层之间的填充材料层,所述填充材料层由不可燃保温材料、隔热材料或者隔声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与聚合物构成,所述PC板层由聚合物、水泥、再生建筑骨料、再生微粉、再生农作物骨料、再生纤维材料、陶粒和助剂构成,所述聚合物为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再生建筑骨料为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和砖渣,所述再生农作物骨料为秸秆和稻壳,所述再生纤维材料为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所述助剂为成膜剂、消泡剂和减水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再生建筑骨料中含有10-20目颗粒和40-70目颗粒,其中10-20目颗粒和40-70目颗粒质量比为1:1,堆积密度为1300-1350kg/m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再生微粉的粒径为150-200目,堆积密度为800-820kg/m3,密度为2300-2350kg/m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填充材料层由聚苯烯泡沫、石棉泡沫或者纳米气凝胶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和砖渣收集,经锤击振捣粉碎至粒径为5-10cm的颗粒,烘干,加入天然砂,经超声处理,再磨细,得到再生建筑骨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