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双壁钢围堰的参数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318.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旷新辉;李志刚;左生荣;谢东升;黄齐龙;尚宏艳;高龙;严厚涛;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E02D19/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双壁钢 围堰 参数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圆形双壁钢围堰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包括:
(1)围堰内外壁板加劲肋
围堰内外壁板竖向加劲肋采用的三种材料:角铁、钢带、球扁钢;
弯压构件翼缘板有效宽度和跨度之比为b=18%*l;
加劲肋高宽比的比例极限为h/t'≤21;所有的轧制角铁和球扁钢都符合比例极限;
弯压构件翼缘板有效宽度b与翼缘板厚度t之间满足:
加劲肋的间距按照
环板和加劲肋高度的比值不小于2.5倍;
(2)围堰构型
设圆形围堰有n个V型撑,
(3)围堰环撑受力分析
围堰壁收缩延半径方向变形协调
外壁节点力平衡2·N1·sin(φ)+2·N3·cos(α)=P1 (b)
内壁节点力平衡2·N2·sin(φ)-2·N3·cos(β)=P2 (c)
联立(a)、(b)、(c)式求解N1、N2、N3:
考察(3)、(4)式,由于φ值很小,cos(α)≈cos(β),可以认为N1≈N2,围堰的内外壁受力基本一致,在拟定围堰壁板厚度时按照内外壁板一致处理;
(4)围堰内外壁厚拟定
围堰内外壁板受力均为受压,两者受力基本一致,考虑材料安全系数K1,取1.4;
围堰的内外壁板面积
围堰内外壁板厚度
(5)围堰厚径比范围拟定
(5.1)围堰最小厚径比m:
围堰的双壁板惯性矩I=2·A·(0.5·m·R)2 (b)
围堰稳定性计算半径r=(1+0.5m)·R (c)
围堰壁板面积
围堰外壁的水压荷载q=ρ·g·H·ΔH (e)
考虑到钢围堰属于重大危险源,建议弹性屈曲稳定系数选择4~5,水深小于10m选4,10m以上选5,定义屈曲稳定系数为K2;
则qcr≥K2·q (f)
将(b)、(c)、(d)、(e)代入(a),并代入方程(f),化简得以下方程,求解m的最小值
将弹性模量、材料强度、材料安全系数、屈曲稳定系数代入(8)式,得到不同材料强度和屈曲稳定系数下的圆形围堰最小厚径比m;
(5.2)构造要求需要的围堰最小厚度,单位:mm
(6)围堰环撑竖向间距设计
根据荷载等分原理初步拟定环撑的第n层竖向间距h(n),A1=A2=A3=A4=…=An,此时可以认为每个支撑点反力基本一致;
q=ρ·g·H (b);
根据竖肋带板计算的抗弯刚度,每个竖肋所受的正负弯矩满足强度要求,M/W=σ/K;
将(a)、(b)、(c)代入式(d),求h(n)得:
将n=1代入式(9),得到第一层环撑间距
其余各层与h(1)的关系满足:
(7)围堰隔舱板间距拟定
设屈曲时壁板变形函数为ω(θ);则挠曲线微分方程为:
M=S·ω(θ)-Q·r·sin(θ) (b)
S=q·r (c)
求解微分方程得:
考察边界条件:
ω′(0)=0;ω(0)≠0 (d)
ω(α)=ω(-α)=0 (e)
由式(d)可知
从条件(e)得以下方程组:(g)
故满足上述方程组的条件为:
求解得
将式(11)简化为:
式(12)中I值为外或内环板带壁板有效宽度带计算的抗弯刚度,注意局部屈曲稳定系数取K2,K2取4~5,n为围堰隔舱板的数量;
qcr≥K2·q;q=ρ·g·H·ΔH (13)
根据式(12)、(13)综合考虑刚度I和隔舱板数量n,按照上面的构造比例尺寸,对不同深度的围堰进行了局部屈曲分析试算,推荐围堰隔舱板数量n≥12;
(8)围堰壁舱混凝土高度拟定
考虑到双壁钢围堰水下回收不方便,扣除相关潜水切割、吊装费用后回收残值较低,围堰壁舱混凝土高度设计到承台顶面;
当双壁钢围堰采用壁舱混凝土灌注时,该部分钢围堰本身的应力会急剧减小,相关围堰的环撑间距调大,壁板厚度调小,按照0.4h(1)设置;
若围堰需要切入河床一定深度,则需要考虑围堰本身的下沉系数,再来确定围堰壁舱混凝土浇筑高度,相关计算参数取值参考CECS137-2015第6章;
围堰下沉系数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式中:kst——下沉系数;
Gik——围堰自重标准值,包括外加助沉重量的标准值,单位kN;
Fwk——下沉过程中水的浮托力标准值,单位kN;
Ffk——围堰总摩阻力标准值,单位kN;
当下沉系数较大,或在下沉过程中遇有软弱土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围堰的下沉稳定验算,并满足下列公式要求,或者采用提吊措施保障下沉稳定性:
式中:kst,s——下沉稳定系数;
F′fw,k——验算状态下水的浮托力标准值,单位kN;
F′fw——验算状态下围堰壁总摩阻力标准值,单位kN;
Rb——围堰刃脚、隔墙和底梁下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之和,单位kN;
(9)围堰封底厚度拟定
围堰封底厚度的确定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考虑围堰整体抗浮系数大于1;第二是考虑围堰封底厚度抵抗水压的弯矩;取两者计算的最大值,然后加附加厚度D=300~500mm;
(G围堰+G封底+封底范围内群桩桩侧摩阻力)/围堰总浮力≥1;混凝土与桩周摩阻力取100kPa;
水下封底混凝土承受的荷载应按施工中最不利的情况考虑,即在围堰封底以后,围堰内的水被排干,封底素混凝土将受到可能产生的向上最大水压力的作用;由于水下封底混凝土质量较普通混凝土差,并与各桩基连成一个整体,应按简支支承的双向板计算,承受均布荷载时,跨中弯矩M1、M2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1、a2-弯矩系数,按下表取用;
p-静水压力形成的荷载,单位kN/m2;
l1-矩形板的计算跨度,取最小跨,单位m;
双向板弯矩系数表
1/l2]]> 1]]> 2]]> 1/l2]]> 1]]> 2]]> 1/l2]]> 1]]> 2]]> 0.50 0.0994 0.0335 0.70 0.0732 0.0410 0.90 0.0516 0.0434 0.55 0.0927 0.0359 0.75 0.0673 0.0420 0.95 0.0471 0.0432 0.60 0.0860 0.0379 0.80 0.0617 0.0426 1.00 0.0429 0.65 0.0795 0.0396 0.85 0.0564 0.0432
封底混凝土的厚度计算,根据求的弯矩M按下式计算:
式中h-封底混凝土厚度,单位mm;
K-安全系数,按抗拉强度计算的受压、受弯构件为2.65;
M-板的最大弯矩,单位N·mm;
b-板宽,单位长度取1000mm;
fc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N/mm2,C20取1.1MPa;
D-考虑水下混凝土与围堰下泥土掺混的增加厚度,取300~500mm;
(10)围堰刃脚优化设计
围堰刃脚构造,
围堰刃脚构造计算表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双壁钢围堰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的优化评价函数,针对具体的项目来说,围堰的高度总是一致的,高度方向优化的方式主要通过增加竖向加劲肋刚度,加大水平环撑间距来实现,同时通过浇筑合适高度的壁舱混凝土来优化整体围堰;
为考察围堰的总体用钢量指标随着厚径比以及斜撑数量和角度之间关系的变化,下面构造一个优化评价函数f来优化厚径比和斜撑数量对围堰用钢量的影响:
式中:
l——单元长度,单位m;
N——单元内力,单位kN;
K——权重系数,受拉为1,受压为2;
结构优化指标为f取最小值;
将参数l,N输入函数f,然后将所有带量纲单位的参数全部取值为1,
得到以下表格:
圆形围堰参数表
推荐参数m 推荐参数n 型系数f 自重比 1/13 96 3.733945419 1.00 1/12 80 3.775509722 1.01 1/11 72 3.827159366 1.02 1/10 64 3.888713067 1.04 1/9 60 3.967367385 1.06 1/8 60 4.070541290 1.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围堰厚径比的增加,围堰材料数量在缓慢增加,m值从1/13~1/8,自重比也随之增加9%;
在考虑围堰经济性的同时,充分考虑围堰整体稳定性、围堰浮运和吸泥下沉要求,推荐的围堰构型见下表:
围堰构型选择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3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