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8574.X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邹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亮华 |
主分类号: | B43K3/04 | 分类号: | B43K3/04;B43K2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付静 |
地址: | 3317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笔。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传统的自动笔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包括上杆1、下杆2、笔芯21以及笔嘴3。
传统的自动笔通常在上杆1的端部设置有笔夹14和上罗13,笔夹14通过螺丝12固定在上罗13的上部,而上罗13下部与上杆1通过第一连接部位51连接,从而使得笔夹14、上罗13与上杆连为一体,此外,由于传统的自动笔的笔夹14本身由于螺丝固定的方式造成弹性的大大减小,因此,在螺丝12与上罗13间,还需要加弹簧11,以保证笔夹的弹性。
上杆1与下杆2间设置有塑料卡节23与套节24,套节24与上杆1通过第二连接部位52连接,塑料卡节23与下杆2通过第三连接部位53连接,塑料卡节23与机芯22以螺纹方式连接,从而实现上下杆连接在一起,且笔芯21从笔嘴3处的伸缩;笔嘴3通过第四连接部位54与下杆2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第一至第四连接部位全部依靠胶水粘结,但这样在容易在自动笔的使用过程中或在替换笔芯时,造成脱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利用胶水粘结的机构容易造成整个自动笔笔体的弯曲,不仅降低了自动笔的使用寿命,而且日常使用中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此外,笔夹14依靠弹簧11增加弹力,这种结构容易受人工装配的影响而造成弹力的不足,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生产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自动笔,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笔,包括上杆、下杆、笔芯以及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内部设置有塑料上内衬杆,所述下杆内设置有塑料内下杆,所述上杆与下杆间设置有卡节与套节,所述套节与上杆通过第一连接部位连接,所述卡节与塑料内下杆通过第二连接部位连接在一起,所述笔嘴与塑料内下杆通过第三连接部位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位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节与塑料上内衬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塑料上内衬杆内还卡设有机芯,所述卡节是与塑料上内衬杆内的机芯以螺纹方式连接,所述笔芯下端套设在机芯内,笔芯上套设有弹簧,具体的,所述笔芯的上端部分分别穿过塑料内下杆、弹簧、以及笔嘴。
优选的,所述上杆端部设置有上罗与笔夹,所述笔夹穿插于上罗的内部与塑料上内衬杆相连接;所述塑料上内衬杆靠近上罗的一端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罗与塑料上内衬杆以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与塑料上内衬杆一体注塑成型,设置在塑料上内衬杆的空腔内部,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
优选的,所述笔夹与塑料上内衬杆通过螺丝连接为一体,具体为:螺丝的螺帽卡在弹性结构构成的中空圆柱上,其螺栓穿过中空圆柱,将笔夹固定在塑料上内衬杆上。
优选的,所述上杆端部设置有上罗与笔夹,所述笔夹套设在塑料上内衬杆上;进一步,所述上罗与塑料上内衬杆以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塑料上内衬杆上还设置有凸位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第一至第三连接部位全部为螺纹连接,上罗与上杆也是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螺纹的连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胶水粘结,更为稳定,而且避免在自动笔的使用过程中或在替换笔芯时造成的脱胶,保证了自动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弯曲变形,提高了自动笔的使用寿命。
2、塑料上内衬杆中弹性结构的设置,省去了传统自动笔结构中利用弹簧增强笔夹弹性的设置,一方面,避免了人工装配误差造成的弹力的不足,另外也增强了笔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自动笔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1的塑料上内衬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1的带有凸位点的塑料上内衬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亮华,未经邹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棱柱尺子笔
- 下一篇:一种碳钇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