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619.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舒桦;方智恒;黄秀光;贾果;叶君建;王伟;曹兆栋;吴江;涂昱淳;张帆;贺芝宇;谢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7/58 | 分类号: | G01S17/5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8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rvis 测速 系统 干涉仪 零程差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该干涉仪包括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半透半反的膜,所述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全反射的膜,该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准,步骤2,镜子角度的调节,步骤3,零程差粗调,步骤4,零程差精确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①该方法可以将零程差调整时间缩短到一小时以内,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内调焦望远镜可作为干涉仪零程差位置的监测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判断系统是否偏离零程差位置,可快速的对零程差位置进行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瞬态速度精密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成像型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ORVIS),在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及惯性约束(ICF)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冲击波传播相关的各种物理实验的主要诊断设备。该系统利用多普勒和差频干涉原理并结合高速扫描相机,实现对超高速、瞬态运动物体速度的精密测量。ORVIS系统由探针光源、探针激光注入系统、反射激光收集和传输系统、干涉系统和记录系统组成。其中干涉系统是ORVIS测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涉仪由四块镜子组成。其中两块为反射镜,镀有针对660nm激光全反射膜;两块是半透半反镜,镀有针对660nm激光半透半反的膜。ORVIS系统调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干涉系统零程差的调节和系统使用过程中干涉仪零程差的保持和检测。
一般以出现白光干涉条纹作为系统零程差调节好的标准,传统方法采用激光粗调加白光精调的方法来完成零程差调节。传统调节方法存在以下几点缺点:1.由于调节参量较多(涉及角度调节和距离调节两种),通常需要角度和距离逐步逼近,整个白光干涉条纹的调节过程非常花费时间,一般需要花费3-5个小时才能完成干涉仪零程差调节。2.系统调节完后没有任何监测工具,不能及时发现使用过程中系统零程差位置是否已经被破坏。3.在使用过程中,系统一旦偏离零程差位置。很难判断是镜子角度发生变化还是镜子前后距离发生变化。只能从新调节整个系统,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能够大大缩短干涉仪零程差调整时间,并且可以随时判断系统是否偏离零程差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该干涉仪包括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半透半反的膜,所述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全反射的膜,该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基准:a.首先,用两个固定高度h的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在光学平台上确定一条光轴x;b. 调节内调焦望远镜的高度和角度,使内调焦望远镜的光轴y和两小孔所确定的光轴x重合;c. 在距离第二小孔右侧30厘米处放置精密旋转台,在所述精密旋转台上放置光学平板玻璃;d. 将内调焦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位置,并打开内调焦望远镜自带的照明灯,旋转光学平板玻璃,直到在内调焦望远镜中看到光学平板玻璃的自准像,用精密旋转台对光学平板玻璃的角度进行微调,使光学平板玻璃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e. 调节精密旋转台,使光学平板玻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5度,保持光学平板玻璃位置不动;f. 调节内调焦望远镜,使光学平板玻璃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固定内调焦望远镜的位置,内调焦望远镜的光轴y为基准光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