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8973.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峰;李晓光;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辰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种 应用 场景 资产 状态 监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品状态信息巡查的监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具有物品状态自动巡查的优点,在整个状态监控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无需发送任何指令,同时利用客户端实时抓取物品状态,方便用户实施掌握物品状态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其中,具体方案为:
1)给被监管物品安装智能触手,将智能触手的唯一标识码与物品信息进行绑定;
2)物品状态发生变化时,智能触手记录此状态并上报,然后通过信息采集终端收集智能触手的状态;
3)然后利用信息采集终端,经由无线网络,将收集到的智能触手状态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4)经过服务器处理后,在客户应用软件上予以展示。
上述的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其中:所述的信息采集终端与智能触手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所述信息采集终端与可访问外网的无线路由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用于采集智能触手信息。
上述的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其中:每个信息采集终端覆盖数个智能触手,信息采集终端与智能触手组成星状网络,信息采集终端实时接收其覆盖范围内的智能触手的状态信息。
上述的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其中:所述的智能触手采用无线视频智能触手,所述无线视频智能触手包括无线收发器、微控制器、RS485收发器和电源控制器四个主要部分;
系统上电后,微控制器对无线收发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完成初始参数的配置;配置完成后,微控制器开启无线收发器的标签识别功能;当RFID标签进入无线收发器的天线覆盖区域时,将会被无线收发器识别,并读取其唯一序列号UID;微控制器获取标签UID后,通过RS485通讯接口,传送标签的UID信息;电源控制器将外部输入的电源整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把信息采集终端作为小型网络的控制器,每个信息采集终端可以覆盖一定数量的智能触手,二者组成一个星状网络。信息采集终端实时接收其覆盖范围内的智能触手的状态信息,一旦收集到智能触手上报的信息,信息采集终端立刻向后台上报。后台数据库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并向应用程序推送物品状态变化的实时提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自动融合预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为智能触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智能触手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资产状态监管方法,所述的物品状态收集和展示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智能触手监控物品状态;
B.物品状态发生变化,智能触手同步此状态;
C.智能触手上报物品状态;
D.信息采集终端收集智能触手状态信息;
E.信息采集终端向服务器传输收集到的智能触手信息;
F.服务器接收数据并处理;
G.服务器向应用程序推送智能触手状态信息;
H.应用程序接收智能触手信息并展示;
图2为本发明自动采集处理方法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801中,智能触手监控物品状态;
在步骤802中,智能触手记录物品状态的变化;
在步骤803中,智能触手上报所记录的物品状态信息;
在步骤804中,信息采集器接收智能触手上报的信息;
在步骤805中,信息采集器上传所收集的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物品状态自动巡查的优点,在整个状态监控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无需发送任何指令。同时利用客户端应用程序,实时抓取物品状态,方便用户实施掌握物品状态信息。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辰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辰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