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9025.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跃;梁逸葳;何茜;苏艳;杨玥;方建波;郑诗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裘晖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绒毛 苗木 施肥 配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所述施肥配比具体为:绒毛润楠苗木单株施肥量为尿素0.250‑2.180g、过磷酸钙0.048‑3.012g、氯化钾0.110‑0.955g。本发明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无机长效肥配比是由氮磷钾肥料组成,其营养元素全面,养分均衡,即有绒毛润楠苗木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也含有苗木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绒毛润楠的幼苗时期的有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更进一步完善壮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提高绒毛润楠苗木的栽培质量和生长速度,从而为该树种的推广,尤其是林下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
背景技术
绒毛润楠亦称绒楠,属于樟科润楠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8m,胸径可达40cm。绒毛润楠耐荫,深根性,喜欢深厚肥沃土壤。多生于山地阔叶混交林中,主要分布在福建、广西、广东等地区。在香港低山次生林中也比较常见。其生长速度中等,木材材质坚硬、耐水湿性强,因而可被作为家具、雕刻工艺等原料。其花和枝叶含有芳香油,是食品、高级化妆品的原材料;同时也可入药,具有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树皮中所含的胶质能被制作成香料。绒毛润楠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因其外在树形的美观、气味芳香以及新叶生长过程从银白到淡红的变化使绒毛润楠具有很好的园林观赏价值。
林业生产的苗木,其氮(N)、磷(P)、钾(K)施用的量及其比例需要根据苗木实际情况而定。适宜的氮、磷、钾施用的量可以提高苗木的生长发育质量,从而培育出优质的苗木。苗木作为独立的个体,施肥对不同的苗木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具有根瘤的树种可以通过固定大气中的氮素进行自我供给,而磷肥可以促进根瘤的生长发育,这类具有根瘤的树种对磷肥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氮肥。不同条件下苗木对氮、磷、钾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苗圃中土壤氮元素的消耗较磷、钾元素的要多,因而施肥时要着重增加氮含量。因此施肥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的进行无差别的大面积施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成本。
张建国施用氮磷复合肥可促进la与2a杉木对速效钾的吸收利用;梁坤南在柚木苗期的施肥试验研究中发现,相较于高磷水平,低磷水平对苗高和干物质的影响更大;刘寿坡等对意大利214杨、李贻铨等对杉木施肥效应分别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技术的完善和成熟使其在不同植物上得以普遍的运用,并为此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对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使其在生产上得以推广应用,同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郭晓敏的研究表明,配方施肥不仅对油茶必需的营养元素进行充分供给,还能在提高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的基础上,增强土壤酶的活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胡冬南等根据氮、磷、钾三要素不同水平,设置了12种不同的养分比例,并以江西宜春幼龄油茶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配方施肥试验,通过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以N、P、K(2:l:2.3)和N、P、K(l:l:2.6)为比例的处理类型表现更为优异,该处理类型对树高、冠幅、叶面积、叶绿素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我国对国际木材市场的需求量极大,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呈刚性增长的态势,其中珍贵树种用材以及大径级用材明显稀缺。在不久的将来,对于珍贵用材的有效利用是我国乃至世界木材市场竞争的焦点所在。不管是从经济发展层面,还是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发展珍贵用材树种都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我国人工林面积在是世界范围内处在领先地位,但规模化栽培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尤其是珍贵用材树种栽培种植情况令人担忧。绒毛润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其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等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绒毛润楠苗木的施肥配比。本发明着重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绒毛润楠苗期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从不同配比施肥组合中找出最适宜的施肥方案,找出优化施肥配方,为绒毛润楠幼苗时期的有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更进一步完善壮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提高绒毛润楠苗木的栽培质量和生长速度。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