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脱硫液再生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9360.4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岳金彩;孔令启;李玉刚;胡鸿宾;郑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6 | 分类号: | B01D53/96;B01D53/79;B01D53/52;B01D53/1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脱硫 再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脱硫液再生槽,包括硫泡沫导流装置、硫泡沫溢流堰、气体分布板、密封盖、喷射器、气体预分布器等部件,槽体的顶端制有硫泡沫导流装置通过焊接固定在槽壁上,硫泡沫导流装置的上沿高于槽体上沿硫泡沫溢流堰,槽体内制有气体分布板,顶部制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部制有喷射器连接脱硫液进口管,进口管末端连接制有气体预分布器;由喷射器带入的气体先经过气体预分布器再通过气体分布板,从而保证了液面的稳定,浮选上去的硫泡沫,通过导流装置沿硫泡沫溢流堰溢出,经硫泡沫出口采出,再生后的脱硫液经脱硫液出口流出,浮选尾气通过气体收集口排出。本发明具有防止气泡聚并,提高再生槽的液面平稳性,使硫泡沫快速稳定溢流出,降低再生槽出口脱硫液中悬浮硫的含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脱硫液再生槽,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湿式氧化法脱硫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由硫化氢吸收塔过来的脱硫液,在再生槽内,硫化氢被氧化为单质硫,并随气体向上浮选,当硫泡沫超过再生槽主体上沿时,沿硫泡沫溢流堰流出,经再生浮选后的脱硫液由侧壁采出,返回硫化氢吸收塔循环使用。而当再生槽主体的直径较大时,由喷射器带进的气体不能很好地均匀分布,产生的大气泡可导致液面剧烈波动,从而使得硫泡沫大量打碎;而且再生槽主体的直径较大时,硫泡沫移动的距离也越大,延长了硫泡沫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硫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从而影响脱硫液的再生和浮选效果,使得出口脱硫液悬浮硫含量偏高,继而引发管路和吸收塔的积硫和堵塞,严重时不得不停车清理,甚至更换脱硫液和塔内件,不仅影响正常生产,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以上问题,有文献提出解决办法,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158646Y为提高液面平稳性,增加一层气体分布板,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中国专利申请CN202786156U提到为减少硫泡沫停留时间,在再生槽内增加工字槽等导流装置,但该装置同时也降低了工字槽以外的槽体上表面硫泡沫的厚度和稳定性,导致硫泡沫的破裂,而且容易造成硫在工字槽的沉积,从而增加冲洗和清理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有气体预分布器和硫泡沫导流装置的大型脱硫液再生槽,旨在解决现有的大型脱硫液再生槽中存在的由于气体分布不均、液面波动剧烈,以及硫泡沫停留时间过长、稳定性差等原因导致的脱硫液悬浮硫含量高的问题,具有保持液面稳定、硫泡沫快速稳定溢流出再生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大型脱硫液再生槽包括硫泡沫导流装置、槽壁、硫泡沫溢流堰、气体分布板、密封盖、喷射器、脱硫液进口管、气体预分布器、硫泡沫出口、脱硫液出口、气体进口、气体收集口、槽体、压力平衡孔,再生槽槽体为圆柱体结构,槽体的顶端均匀对称分布制有4个扇形硫泡沫导流装置,硫泡沫导流装置通过焊接固定在槽壁上,硫泡沫导流装置的上沿高于再生槽槽体上沿硫泡沫溢流堰,再生槽槽体内横向制有气体分布板,槽体的顶部制有密封盖,密封盖顶部均匀分布制有4个喷射器,喷射器连接脱硫液进口管,脱硫液进口管末端位于槽体下部并连接制有气体预分布器;由喷射器上气体进口带入的气体先经过气体预分布器,再通过气体分布板分散对脱硫液中的单质硫进行浮选,浮选上去的硫泡沫,通过硫泡沫导流装置沿硫泡沫溢流堰溢出,经硫泡沫出口采出,再生后的脱硫液经脱硫液出口流出,浮选尾气通过位于密封盖中央位置的烟囱状气体收集口排出。
所述大型脱硫液再生槽的硫泡沫导流装置的上沿高于槽体上沿硫泡沫溢流堰30-50mm,由钢板焊接而成,固定在槽壁上,截面呈扇形,扇形截面的半径与再生槽半径之比为1:5-1:2,扇形弧度为60-120°。
所述的气体预分布器为圆柱形,侧面开8-12个10-40mm×200-300mm的矩形口,其顶盖上均开8-12个直径10-15mm的压力平衡孔,气体预分布器通过焊接固定于脱硫液进口管末端上部150-300m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体探测水下机器人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控陪伴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