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用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9475.3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庆;林孝崇;徐奇清;陶映娴;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277 | 分类号: | A61K31/277;A61K31/36;A61K31/08;A61K47/06;A61K9/10;A61P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蔡蓉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用氰戊菊酯油剂 杀虫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杀虫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水产用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鱼类寄生虫种类繁多,在正常的水体环境中,多数种类的鱼类寄生虫会和宿主鱼之间形成一种非消除性免疫的平衡状态。而一旦水体环境破坏,虫与宿主间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某些寄生虫(特别是无中宿主寄生虫)的大量繁殖,爆发鱼类寄生虫病,在生产上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有些以鱼类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中华鳋、锚头鳋、鱼鲺、三代虫和指环虫等,不但对鱼类造成危害,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在水产动物疾病中,寄生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只占30%左右,故不少部门对寄生虫病都欠重视。然而,许多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都属继发性疾病,是因为寄生虫的寄生导致门户洞开而引起的;同时,在防控方面,一些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弧菌病等,都已有商品化的疫苗供应,通过免疫预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鱼类甚至人类寄生虫的疫苗研发尚无突破性进展,故现今水产生产中难以控制的,反而是某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
高效、低毒和低成本始终是鱼用杀虫剂研制的基本方向。在鱼池中是立体杀虫,要达到有效浓度,所需要杀虫剂的量就相对较多。然而,这不仅会提高成本,而且对水环境也十分不利。现在多数常用的鱼用杀虫剂的用量虽不大,但需经常、反复使用,总的用量并不少,且安全性也不佳。为此,提高鱼用体外杀虫剂的抗耐药性和安全系数以及延长其有效作用时间,根本上解决杀虫活性与安全性、用量与成本及杀虫与环保等方面的矛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氰戊菊酯作为人工合成的第二代拟除虫菊酯的代表,其以其高效、广谱、安全以及对人畜低毒等特点著称,目前被广泛使用到水产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在对鱼类甲壳动物疾病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杀虫活性高,且残效期短。
目前,市场上多数水产用氰戊菊酯产品易产生耐药性,有效作用时间短,对鱼类的安全性差,使用时容易超标,造成毒死鱼类的事故发生,同时,多数产品使用甲苯、二甲苯等作为有机溶剂,这样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
中国专利CN104367570A公开了将氰戊菊酯在防治鱼类的锚头鳋寄生虫病中的应用,属于淡水渔业病虫防治技术领域。但是该方法是基于经验总结得出的防治技术,没有具体的使用安全浓度范围,容易过量造成鱼类死亡;此外该方法没有对鱼的种类、日龄和水体情况作区分使用说明,影响了杀虫效果。
中国专利CN1989812A公开了一种氰戊菊酯油剂及其用途,由氰戊菊酯、稳定剂、溶剂组成。但是该方法主要用于蝗虫防治,同时并没有加入乳化剂,导致油剂加水稀释后的药物分布不均,产品安全性低;此外该方法含有大量的植物油作溶剂,增加产品成本。
中国专利CN101690767A公布了一种渔用复方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主要成分由苦参、槟榔、雷丸、氯氰菊酯、乳化剂、溶剂和蒸馏水组成的微乳剂。但是该方法对苦参、槟榔和雷丸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复杂,且提取物的组成和含量不明确,产品安全性低;此外该方法有效成分组成众多,配成的微乳剂稳定性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用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杀虫剂中,以生物柴油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甲苯和二甲苯等传统有机溶剂,能够减少对于环境污染和水产生物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水产用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本发明所述组分作为原料,并进一步经混合制得本发明水产用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具有制备方法简易且所制得的杀虫剂效果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水产用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的应用,本发明杀虫剂能够有效杀灭寄生虫,因而能够用于水产类体表杀虫,并有效避免由于寄生虫所引发的水产类生物疾病的发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产用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由以下组分制成:
氰戊菊酯 1.0~50.0%;
乳化剂 1.0~40.0%;
增效剂 1.0~30.0%;
稳定剂 1.0~10.0%;
余量为生物柴油。
可选的,本发明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氰戊菊酯油剂杀虫剂由以下组分制成:
氰戊菊酯 2.0~20.0%;
乳化剂 5.0~30.0%;
增效剂 1.0~15.0%;
稳定剂 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9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