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板带材连续输送多辊速度同步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158.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都东;戢仁和;王力;常保华;刘洪冰;邹怡蓉;洪宇翔;潘际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20/02 | 分类号: | B65H20/02;B65H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板带材 连续 输送 速度 同步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板带材的多辊速度同步控制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它包括前辊和后辊,所述后辊与所述前辊呈间隔、平行布置,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分别连接前、后辊驱动装置,在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用于测量柔性板带材位于所述前辊、所述后辊之间部分悬垂量的距离传感器,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的轴线与所述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柔性板带材且与柔性板带材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后辊驱动装置之间通过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保证柔性板带材在连续输送时内部张力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带材连续输送装置及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柔性板带材连续输送多辊速度同步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造纸、纺织、印刷和新型建筑材料等生产线中,通常存在各种柔性板带材料通过机械装置从一道工序向下一道工序输送的过程。在输送过程中,对于低强度柔性板带材,尤其是在被张紧后因自重产生的张力即可以导致缺陷的板带材,常采用的多辊速度同步方法(如张力控制法)难以实现低张力下有效的多辊速度同步控制。另外,悬垂量控制是一种低张力下同步柔性板带材生产过程中控制不同工序间速度的方法。虽然悬垂量控制目前已应用在部分产业中,但是现有方法却存在如下问题:针对低强度板带材,输送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常需要做大量实验以获得合适的设备形位参数和控制方法,以防止柔性板带材在生产过程中因内部张力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产生缺陷,从而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目视,并根据柔性板带材折弯情况调整输送设备的速度,防止柔性板带材过度折弯,因此自动化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柔性板带材在设备间连续输送时内部张力得到有效控制的柔性板带材连续输送多辊速度同步控制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板带材连续输送多辊速度同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上游生产设备上的前辊和设置在下游生产设备上的后辊,所述后辊与所述前辊呈间隔、平行布置,所述前辊连接前辊驱动装置,所述后辊连接后辊驱动装置;在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的上方或下方设置有用于测量柔性板带材位于所述前辊和后辊之间部分的悬垂量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到所述前辊和后辊的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柔性板带材且与柔性板带材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后辊驱动装置之间通过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信号,并根据该距离信号控制所述后辊驱动装置的运转速度。
所述前辊驱动装置包括输出轴与所述前辊紧固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入轴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后辊驱动装置包括输出轴与所述后辊紧固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入轴通过变速器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变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前辊与所述后辊呈等高布置;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均为圆柱结构,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的半径相同且大于柔性板带材折弯半径的最小值。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通过变速器连接,所述变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前辊和所述后辊采用输送带装置。
所述前辊和后辊采用由两根上下布置的辊轴构成的压轧机构,其中,两根所述辊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型钢矫直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调直耐张线夹和接续管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