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活性炭吸附‑电化学再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0535.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李天玉;李锁定;莫恒亮;李琨;高士强;杨志涛;张国军;孟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降解 有机 废水 活性炭 吸附 电化学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活性炭吸附-电化学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难降解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多样,且大多具有生物毒性,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一直是环保工作者们的研究热点。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应用较为成熟的处理技术,可以吸附大多数有机污染物,但吸附只是对污染物的富集,并没有实现有机物的降解。此外,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若不加处理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现有的活性炭再生技术还存在再生率低、能耗高、通用性差等缺点,需要开发新的高效节能的活性炭再生技术。
为了高效、经济地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我们提出了“活性炭吸附-电化学再生”工艺,先利用活性炭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富集,再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利用三维电极电解法进行再生,实现活性炭的吸附-再生循环利用。
电化学再生采用独特的同时扩充阳极和阴极的三维电极电解形式,电极反应会产生氯气、次氯酸、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剂,能快速、高效地氧化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难降解有机物。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可通过降低再生频率、优化再生条件,来降低电化学再生的能耗,以实现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节能高效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吸附材料,其内部孔隙结构非常发达,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活性炭吸附法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比如饮用水的处理、市政污水的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水污染应急处理等。但活性炭的价格较高,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若不经过处理就废弃掉,不仅会造成处理成本的大幅提高,还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多种,主要取决于活性炭的类型及其吸附物质的性质。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成熟的再生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热再生法、化学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
热再生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被吸附的有机物以解析、炭化、氧化的形式从活性炭上去除。热再生法的优点是再生率较高(70%~80%)、再生时间短、通用性强、不产生再生废液等。但热再生法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1)再生后的活性炭损失率较高(5%~10%);2)再生能耗成本较高;3)炭表面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比表面积减小;4)高温再生对再生炉材料要求高,再生炉设备投资高;5)反复再生会丧失吸附性能。冯云晓和腊明(广州化工,2016,44(19):86-91)研究了对改性活性炭的热再生效果,发现在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损失率为18.7%,可循环使用次数4次,第4次再生后活性炭基本失活。
吸附高浓度、低沸点的有机物,适合采用化学药剂对活性炭进行再生。按药剂种类不同主要分为无机药剂再生和有机药剂再生。无机药剂一般使用无机酸(硫酸、盐酸)或无机碱(氢氧化钠),有机药剂再生常用的药剂有苯、甲醇和丙酮等,适用于可逆吸附。化学药剂再生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设备相对简单、可从再生液中回收有用物质、具有经济优势、活性炭损失小等。其缺点是:1)一般只针对单一物质再生,通用性较差;2)存在再生液二次污染问题;3)再生率低,微孔容易堵塞,多次使用后再生率明显下降。
生物再生法利用微生物对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使活性炭得到再生。由于活性炭能够将有机物长时间吸附在其表面,所以附着在活性炭表面的微生物能够将一些不易降解的有机物降解。生物再生法的优点是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对活性炭无危害作用。缺点是再生时间很长,吸附率恢复慢,且不适用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针对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的缺点,人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更为经济有效的活性炭再生技术,如电化学再生法、超声波再生法、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法及超临界流体再生。
电化学再生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的活性炭再生技术,该技术是将活性炭填充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电解液通常为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通入直流电,活性炭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形成微电解单元。再生过程一方面依靠电泳力使活性炭表面有机物脱附,另一方面依靠电解产物包括氯气、次氯酸、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剂氧化分解吸附质。电化学再生法的突出优点是再生效率高(80%~95%),多次再生后再生效率下降不明显,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目前,应用较多的活性炭再生方法主要包括热再生法、化学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等,这些方法还存在诸多缺点。热再生法再生后的活性炭损失率较高、再生能耗较高,化学再生法通用性差、再生效率低、且存在再生液的二次污染问题,生物再生法耗时长、且不适用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