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河道CAD数据的三维仿真系统的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0561.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4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坚;唐雪燕;娄渊胜;叶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河道 cad 数据 三维 仿真 系统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河道CAD数据的三维仿真系统的构造方法,基于河道的CAD数据,利用SketchUp建模软件进行建模、通过ArcScene平台驱动三维场景并利用ArcGIS Engine进行二次开发,是三维GIS在水利信息化领域的有益探索。
背景技术
当前,三维可视化方法在各行各业都实现对三维地物或建筑的立体描述,对建筑的纹理也能细致的表达,也能驱动三维场景,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但在,三维河流可视化方面,研究人员偏向于对洪水淹没方面的研究。由于河流区域广泛,三维建模的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河道CAD数据的三维仿真系统的构造方法,采用ArcGIS与SketchUp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和方便的对三维创意进行创建、修改和渲染,从而实现三维模型的建立,并且利用ArcGIS Engine平台的可视化空间,开发出一个独立于GIS平台的三维数字应用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SketchUp和ArcGIS相结合的方法,为更好地进行河流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平台。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河道CAD数据的三维仿真系统的构造方法,首先是对河道的CAD规划底图的整理,去除建模无用数据、分块画点和统一参考平面处理。规划底图中数据具有较多的对建模无用的数据,如控制点、标注信息及设计规划区以外的地物标志等。特别是具有太多的碎线和乱线,面、线存在不闭合现象。为了建模后能更精确更方便地进行拼接,先在分成的几块的各个边界上画上一些点(等高线与边界的交点),这样在拼接时,就不会发生错位现象,不需要每条进行修改,只需选择边界两边的等高线进行合并即可。另外,导入的数据会存在标高不一致,导入时出现立体线,层面不一致等情况,此时可以通过统一设置导入到sketchup中的CAD底图的z值为0达到同一参考平面。
其次,对纹理数据的处理,一般是通过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拍摄的相片,通过Photoshop等软件处理后得到地物纹理信息。在SketchUp中构建三维模型程序更为简单,主要步骤包括:从CAD数据中导入上述整理后的平面,利用SketchUp将平面数据推拉成体,后期进行贴图渲染和美化。其中,将CAD数据导入过程中,SketchUp和CAD要具有相同的单位,不然会出现导入数据错误。完成河流的建模工作后,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将模型格式转换为ArcGIS支持的多面体模型Multipatch格式,并为模型添加一些属性信息。
本发明方法的主要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对现有的河道CAD数据进行去除建模无用数据、分块画点和统一参考平面,得到处理好的CAD数据;
步骤2:将处理好的CAD数据导入SketchUp并利用其丰富的功能方便、快捷地实现三维系统的场景建模,用“推/拉”工具,放于导入的CAD图表面上,单击鼠标并向上移动,在右下角尺寸输入框中,用键盘输入高度值,按回车确认。即建立完成了立方体,然后在模型表面贴上纹理图片;
步骤3:把建立的三维模型转换成Multipatch(*.mdb)格式,再把mdb格式的三维模型添加到ArcScene三维平台中从而将整个河流三维数字可视化;
步骤4:实现三维场景的浏览;
步骤5:实现河道属性查询功能;
步骤6:实现沿河道飞行功能。
获取水面所在图层ILayer layer=axSceneControl1.SceneGraph.Scene.get_Layer(n);
然后加载无人机模型
pmark3dsymbol.CreateFromFile("...");
最后切换视角
ICamera camera=axSceneControl1.SceneViewer.Camera;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在导入CAD文件前要清理一下CAD中标注、文字等无关数据和图层,这样在后面开展的SketchUp建模工作中就可以避免无关数据的干扰,方便3D河道建模的进行,同时也可以减少计算机内存的占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完成河流的建模工作后,通过在arctoolbox中,3D Analyst tools/conversion/from TIN/layer 3D to feature class/起名存储转换的方式将模型格式转换为ArcGIS支持的多面体模型Multipatch格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