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尾气中颗粒污染物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1384.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文建辉;廖雷;宋韶华;银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24;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尾气 颗粒 污染物 粒径 分布 测定 方法 | ||
1.一种机动车辆尾气中颗粒污染物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机动车辆尾气颗粒污染物样品的采集:采用烟尘采样器进行等速采样,抽取机动车排气筒内的气体,进入采样器的聚四氟乙烯滤筒内,尾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被聚四氟乙烯滤筒捕集到内表面上,15分钟后,将滤筒取出,置于干燥器中恒重;
(2)滤筒颗粒物的洗脱:将恒重后的滤筒剪开成2半,再剪成4截,置于盛有50mL无水酒精的量杯中,进行超声波洗脱,5分钟后,用量杯取出40mL溶液准备进入激光粒度仪测定;
(3)机动车颗粒污染物粒径分布测定:将盛有40mL溶液的量杯放入激光粒度仪的样品池中,屏幕显示遮光比指标值介于10%~25%之间,即可开始选择数据模式测定颗粒物粒径分布,并从测试报告中获得粒径分布图形和分布数据表,即得到以颗粒直径为横坐标,以不同直径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的分布曲线,粒径分布最大的粒子粒径称为众径,粒径分布为50%的粒子粒径称为中位径;若遮光比指标值不在10%~25%范围,则需要添加质量百分数1%~5%的六偏硅酸钠分散剂,进行超声波震荡5分钟,再进行测定,得到粒径分布数据表和粒径分布图,作为评价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重要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13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