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手机APP的静脉输液激光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3204.5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丽;曹田甜;吕鹏飞;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手机 app 静脉 输液 激光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手机APP的静脉输液激光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而各大医院普遍存在护士缺编、工作量大的现象。特别是晚、夜间值班时,每个病区只有少量医护人员值班,除按不同护理级别常规:如一级、二级、三级所规定的病情观察巡视次数外,还需时时巡视液体输注情况,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对病人而言,特别是肿瘤化疗、胃肠外静脉营养、休克抢救及外科大手术后病人,补液量大,时间长,期间还需要多次更换液体,直至输液完毕为止。特别是晚、夜间输液,病人和陪护因担心不能及时发现输液输完情况,耽误更换液体或拔针而不敢入睡,严重影响病人的睡眠质量,不利于其康复。
目前,虽有一些相关的技术,比如输液泵,带有报警装置。但因成本高或程序繁琐等种种原因,临床上仅用于少数病情严重的病人,并未能涵盖所有的静脉输液的病人。还有的相关的技术未在临床使用。因此,亟需解决静脉输液过程中及时发现液体输注情况、更换液体或拔针的临床护理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利用手机APP的静脉输液激光报警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手机APP报警处理模块。其中,传感器模块由激光发射器和感应条构成,当茂菲滴管内液体接近底部时,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照射在对侧感应条上,经过信号处理模块将接受到的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手机APP报警处理模块,接收方手机做出报警响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其中,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
作为一个实施例,其中,无线网络包括Wifi网络、蜂窝数据网络(2G/3G/4G网络)或蓝牙网络。
作为一个实施例,其中,报警处理模块可以是手机自带的蜂鸣器、振动器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其中,激光发射器和感应条贴附于茂菲滴管接近底端的外侧壁上。
作为一个实施例,其中,手机APP报警模块在APP中设置报警开关。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手机APP的静脉输液激光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在1袋(或1瓶)液体即将输完时报警,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报警,准确掌握病区输液病人的液体滴注情况,以利于护士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病人和陪护也不用因担心液体滴完不能及时发现而不敢入睡,大大提高其睡眠质量,有利于其康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示出了利用手机APP的静脉输液激光报警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激光发射器和感应条的安装俯视图;
图3示出了激光发射器和感应条的安装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利用手机APP的静脉输液激光报警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手机APP报警处理模块。其中,传感器模块由激光发射器和感应条构成,由激光发射器及输液器的茂菲滴管内的液面变化激发。即当茂菲滴管内液面较高时,由于液体的折射作用,激光无法到达对侧的感应条;当茂菲滴管内液体接近底部时,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照射在对侧的感应条上,从而激发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被激发后,经过信号处理模块将接受到的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至手机APP报警处理模块,接收方手机做出报警响应(在手机APP中可设置报警的开与关)。譬如值班医护人员的手机、陪护的手机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无线网络可以是Wifi网络、蜂窝数据网络(2G/3G/4G网络)或蓝牙网络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信号处理模块可以是模数转换芯片等。
作为一个实施例,报警处理模块可以是手机自带的蜂鸣器、振动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医学院,未经承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