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蓝光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3536.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40;B32B27/36;B32B7/12;C09J4/02;C09J4/06;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8L75/04;C08L83/04;C08L23/08;C08K1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单燕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保护膜 | ||
1.一种防紫外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为包括聚氨酯层和聚酯层复合而成的复合膜,聚氨酯层和聚酯层之间采用复合胶粘剂层复合而成,所述复合胶粘剂层为包括紫外蓝光吸收剂的胶粘剂涂层,其中,胶粘剂为PVB胶粘剂,紫外蓝光吸收剂为改性的黑色素粉末与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以及二氧化钛的复配剂,改性的黑色素粉末、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以及二氧化钛的比例为1-5:0.5:0.1;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PVB18份、乙酸乙酯25份、紫外蓝光吸收剂0.5-5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10份、苯乙烯5份、衣康酸二甲酯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聚乙烯醇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和丙烯酸5份;
聚氨酯层由聚氨酯组合物制备得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氨酯80份、改性海泡石粉1-3份、偶联剂2-3份,分散剂1-3份,润滑剂2-4份,热稳定剂1-2份;
所述改性海泡石粉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将海泡石在500℃下煅烧60min,自然降温后,经球磨机粉碎并过筛,得纳米级海泡石粉;将海泡石粉于质量浓度13%的戊二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分散均匀得分散液,其中戊二醇与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2:1;然后向分散液中加入占分散液质量为1-2%的盐酸,并超声处理5-10分钟,过滤后去离子水洗并60℃下干燥;然后将其与复配溶液混合,复配溶液为溶质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苯胺和钛酸异丙酯,溶剂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钛酸异丙酯的质量浓度为20%、苯胺的质量浓度为5%,在40℃下混合30min,然后过滤并在70-80℃下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与改性的黑色素粉末进行混合,具体为研磨机研磨混合30-60min,其中干燥后的产物与黑色素的比例为3-5:1;
所述黑色素的改性方法具体如下:
(1)将2-10份黑色素粉末均匀分散于100份二甲基亚砜中,并在其中加入2-5份的柠檬酸钠,然后,在130-140℃下保持30min;
(2)再在系统中加入50-80份的正丁醇,1-5份的十二烷基溴,110℃下搅拌30min,然后加入20-30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3-5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然后在120℃下搅拌30-60min;过滤、洗涤并干燥;干燥温度为70-80℃;
(3)将得到的产物1-3份加入到10-30份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2-5份的马来酸酐和1-3份的富马酸,于60℃下搅拌20-30min,并在其中加入柠檬酸0.5-1份;
(4)将得到的产物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改性后的黑色素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钛酸酯或异丁基官能团的偶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线性高聚硅氧烷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硬脂酸或氧化聚乙烯蜡;热稳定剂为有机化合物热稳定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5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