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模观测器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3742.4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尹忠刚;杜娜;张延庆;刘静;钟彦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1/14 | 分类号: | H02P21/14;H02P21/13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胡燕恒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观测器 异步电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流电机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内模观测器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电机控制技术领域,随着矢量控制理论不断实用化,通过对复杂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行解耦控制,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包括转速外环和电流内环两个部分,控制器一般选用传统PI控制器。传统的PI控制器以其结构简单,较易实现而广泛应用到了电机控制系统之中。但传统的PI控制器易受系统参数的影响,存在模型失配、参数摄动、抗扰性差等问题,因此对一些高性能控制系统难以达到期望的性能要求。
针对一般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差,提出一种基于内模观测器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是对传统内模控制的改进,传统内模控制只有一个可调滤波器参数,只能在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之间折衷处理,二自由度内模就是在传统内模控制器基础上增加一个前置滤波器,实现系统抗扰性能与跟踪性能分开调节。但是传统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无法有效消除由于模型失配、参数摄动等带来的不确定性扰动,所以本发明在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了内模观测器来估计扰动,从而实现电流环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内模观测器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解决了传统内模控制存在的模型失配、参数摄动、抗扰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内模观测器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设计内模控制器:
通过给被控对象并联一个与被控对象尽量一致的估计模型,重构控制对象估计模型,得到异步电机电流环的模型,根据内模控制原理,结合异步电机电流环的模型,设计出内模控制器;
步骤2,在步骤1得到的内模控制器基础上设计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
步骤3,在异步电机状态方程的基础上设计内模观测器;
步骤4,根据步骤2得到的内模观测器估计出电流内环扰动fd和fq,根据步骤2得到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输出转矩电压Ud和励磁电压Uq,进而得到参考转矩电压和参考励磁电压即实现对异步电机的控制。
本发明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为:
通过给被控对象并联一个与被控对象尽量一致的估计模型。给出重构的控制对象估计模型,即异步电机电流环的模型为:
式中:Rs、Rr分别为定子电阻和转子电阻,ωs为磁场同步旋转角速度,为漏磁系数,Ls、Lr、Lm分别为感应电机的定子电感、转子电感和定转子之间的互感,s为微分算子。
异步电机电流输出表达式为:
式中:C(s)为内模控制器,G(s)为被控制对象,Gn(s)为被控对象的估计模型,E(s)为反馈误差信号,R(s)为控制系统的输入,Y(s)为控制系统的输出,d(s)为干扰输入;通过闭环反馈后,系统能有效抑制扰动量的影响,提高抗干扰能力;
根据内模控制原理,当模型匹配时,即G(s)=Gn(s),如果取内模控制器为控制对象模型的逆,即内模控制器设计为:
步骤2具体为:给步骤1设计得到的内模控制器增加一个前置滤波器,使得抗扰性能与跟踪性能分开调节,得到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
步骤3具体为:
异步电机在矢量变换后的d-q相正交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usd、usq分别为定子电压在d、q轴上的分量,isd、isq分别为定子电流在d、q轴上的分量,ψsd、ψsq分别为定子磁链在d、q轴上的分量,ω1为磁场同步旋转角速度;
其中,电机运行时忽略转子电流,磁链方程为:
令L=σLs,通过以上两式,并结合实际系统发生可加性的参数摄动和干扰,电流环模型可重新表示为:
式中:Ud、Uq为d-q相定子电压,ΔL、ΔR为系统参数波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3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