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热立式常压热水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4694.0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山玉珠;山崴;梁山;徐士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玉珠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F24H9/18;F24H9/12;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常压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热立式常压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今越来越紧凑的城市而言,越来越要求节约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今市面上常用的热水锅炉通常为卧式燃气热水锅炉,其外形大多采用长方体或长圆体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通常火筒水平放置在炉体下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通过多个烟管与水接触,进而达到换热的目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换热效率,烟火管在炉体内需要形成几个回程。这样就使得炉体内结构十分复杂,且十分笨重,为加工、制造、安装以及日后的维修保养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在热效率方面,使用年限越久越易结垢,换热效率越低。因此,目前市场上需要结构紧凑、占地少、燃烧效率高、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立式常压热水锅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热立式常压热水锅炉。该锅炉主体采用筒形立式结构,既保证其整体强度又节省空间,同时节约材料;内部采用翅片火管并使用组合填料,极大地增加了换热面积及换热效率;另外,通过对于整体结构和各部件的优化设置,使得升温快速,热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热立式常压热水锅炉,所述锅炉包括水箱、下炉体、填料室、翅片火管、进水分布器和燃烧器,其中,
所述水箱位于锅炉最下部,采用独立方形(长方形)箱体设计。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大大增加水箱的容积,且可以根据要求和实际工况灵活配置,便于安装和维护。
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和放净口,水箱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溢流口。出水管用于使加热后的热水通过出水管输送出去;放净口在设备维修养护中用于将水箱中的水和沉淀的杂质排出;第一进水管用于使循环水直接返回水箱中;溢流口与水箱内液位限高处等高设置,用于使水箱内超过液位限高的水尽快从溢流口排出,保证水箱内液位安全。
水箱内部边缘竖直设置有液位管,液位管向上伸出水箱顶部并具有上端口,用于与液位传感器配合使用,传递和控制水箱液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保证液位传感器能更好更准确地传递液位信号,在液位管上不同深度处设有一定数量的圆孔以避免杂质和水垢对液位管的影响,更准确地传递液位信息。优选在液位管上设置10-30个圆孔,更优选设置20个圆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水箱外部侧面还设有可视液位计,以直观地观察水箱液位。通过可视液位计与液位传感器配合使用,可以更准确、及时地获得液位信息,起到双保险的效果。上述可视液位计与液位传感器可以采用市售商品。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在水箱内部的部分除端口外,还优选在管壁开有多个侧孔,这样可以增加出水面积,减小因杂质和水垢对于出水口的影响,能更好地将加热后的水输送出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泵的作用。所述侧孔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六边形等常见形状;侧孔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和施工要求进行设置,例如为2-16个,或者6-12个。
所述下炉体为中空筒形,竖直插入水箱内部。下炉体底部通过数个支撑腿支撑在水箱底部,起到支撑上部填料室的作用;下炉体底部与水箱连通,因此下炉体还起到连接填料室和水箱的作用。这种设置有利于锅炉主体的小型化,并可灵活设置水箱容积。
所述填料室设置在下炉体之上,其与下炉体内部连通,用于容纳填料、翅片火管和进水分布器。填料室可以与下炉体一体成型,也可以与下炉体分开成型并通过常规组装技术如焊接进行连接。
填料室下部设置有井字支架,其上设有隔板网,将填料室和下炉体分割开来。隔板网上依次设置有规整填料和散堆填料,散堆填料位于规整填料上方。其中散堆填料可以选择鲍尔环、矩鞍环和八四内弧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散堆填料为鲍尔环。另外,规整填料可以选择金属波纹填料。本发明锅炉填料选用的是规整填料在下、散堆填料在上的组合,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尽可能地扩大烟气的换热面积。当烟气经过填料室时,其中的规整填料先将燃烧后生成的烟气打散,并使其从各个方向多角度上升,再配合散堆填料与进水分布器上喷射下来的水进行预换热,将烟气中的热量交换出来,并使排烟温度降低到50℃以下。这样在热量充分被利用的同时,还提高了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玉珠,未经山玉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4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