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管及管道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5756.X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江平;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43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管道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体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管及管道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输送装置中,为了让试剂能够进行温度控制,常见的方式是加热溶液源头(例如试剂瓶),或待作用区(例如反应腔)。但如果溶液源头距离待作用区太远,以至于温度无法传递过去,并且,待作用区也无法进行加热时,需要利用输送管道直接对液体进行加热。
现有的方案为:将一般的塑料管道和电加热线并在一起,外面包裹一层保温层。
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
(1)加热线和塑料管并在一起的时候,加热不均匀;
(2)保温层厚度很厚,所以最终的产品体积很大,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3)加热线本身的电磁场容易干扰管道内部的液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管及管道加热系统,可以实现加热均匀、空间利用率大、不会干扰管道内的液体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加热管,应用于微流体系统,包括具有液体通道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外壁层、内壁层以及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填充在所述外壁层与所述内壁层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管体还包括温控层及第一屏蔽层,所述温控层内均匀铺设有电加热元件,所述温控层及所述第一屏蔽层分别埋设在所述介质层内,并且所述第一屏蔽层位于所述温控层内圈,用于屏蔽所述电加热元件以及外界辐射的干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管道加热系统,应用于微流体系统,包括上述的加热管道,以及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元件电性连接,并调整所述电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管体的外壁层与内壁层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介质层,将温控层和屏蔽层埋设在介质层内,有效地利用了空间,使得管体结构更加紧凑。其次,温控层利用均匀铺设的电加热元件对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加热管内的加热面积大,并且加热温差小,实现加热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会局部加热的问题。另外,由于位于温控层内圈的第一屏蔽层,使得电加热元件发出的电磁场不会影响到液体通道内的液体,保持了液体的原始状态。
另外,在该加热管中,所述电加热元件为电阻加热丝,以减少成本。
另外,在该加热管中,所述电加热元件为电阻加热网,使得加热部位更加分散,加热均匀。
另外,在该加热管中,所述加热管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屏蔽层电性连接的外接接地线,用以固定电势。
另外,在该加热管中,所述加热管还包括第二屏蔽层,埋设在所述介质层内,并且位于所述温控层外圈,不仅进一步屏蔽电加热元件发出的电磁干扰,还可防止外界对加热管发出的干扰。
进一步的,在该加热管中,所述加热管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屏蔽层电性连接的外接接地线,用以固定电势。
另外,该加热控制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管体的温度;
所述管道加热系统还包括主控设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加热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所测温度值发送至所述加热控制器,并由所述加热控制器将所测温度值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设备预设有一安全温度值,在所测温度值高于或等于所述安全温度值时,所述主控设备关闭所述加热控制器,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N根,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各相邻加热管之间通过管连接件拼接并连通,以适用于不同的工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管的竖向切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管的横向切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道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管道加热系统内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5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