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6175.8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4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神田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264;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顾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台单元,其具有围绕台单元的遮光壁;移动单元,其相对于台单元往复且相对地移动;喷射单元,其设置在移动单元处并且从喷射表面朝向台单元喷射光可固化成型液体的液滴;照射单元,其设置在移动单元处并且用照射光对台单元上所喷射的液滴进行照射;控制器,其控制移动单元、喷射单元和照射单元,并且在使移动单元相对于台单元相对地移动的同时通过重复进行液滴喷射和由照射光实施的液滴固化来成型三维物体;以及本文所定义的发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披露了与对具有墨吸收性质的记录介质实施图像记录的喷墨记录设备相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施加在记录介质上的光固化型墨布置为使得在第一光源发射光之后第二光源发射光。
专利文献2披露了与图像形成方法相关的技术,其中通过在将光固化型墨施加到在线型喷墨头下方移动的记录介质上之后利用光的照射使光固化型墨固化来形成图像。在专利文献2中,从第一照射单元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光沿与光固化型墨的排出方向平行的方向被发射出并被聚焦为使得记录介质上沿行进方向的照射范围具有2mm至10mm的线形状。从第一照射单元发射出的光是具有在300nm至390nm的范围内的波长的光,并且从第一照射单元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光的照度范围为250mW/cm2至1000mW/cm2。
专利文献3披露了与通过使用UV墨实施打印的打印设备相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中,分别从第一照射单元至第三照射单元发射出的放射线具有350nm至450nm以内的峰值波长。包括在第三墨和第四墨中的色材对具有峰值波长的放射线的吸收特性强于包括在第一墨和第二墨中的色材。
[专利文献1]JP-A-2008-073916
[专利文献2]JP-A-2010-274584
[专利文献3]JP-A-2014-195890
发明内容
当使成型液体固化的照射光的反射光照射到喷射光可固化成型液体的液滴的喷射单元的喷射表面上时,存在喷射表面上的成型液体被固化的顾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在喷射单元沿移动方向移动到遮光壁的外侧的状态下,成型在台单元上的三维物体的沿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不能被照射光照射到的情况相比,减小了照射到用于喷射光可固化成型液体的液滴的喷射单元的喷射表面上的反射光的强度。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成型装置包括:台单元,其具有围绕所述台单元的遮光壁;移动单元,其相对于所述台单元往复且相对地移动;喷射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处并且从喷射表面朝向所述台单元喷射光可固化成型液体的液滴;照射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处并且用照射光对所述台单元上所喷射的液滴进行照射;控制器,其控制所述移动单元、所述喷射单元和所述照射单元,并且在使所述移动单元相对于所述台单元相对地移动的同时通过重复进行液滴喷射和由所述照射光实施的液滴固化来成型三维物体;以及发射表面,其设置在所述照射单元处并且发射所述照射光,所述照射光在所述移动单元的移动方向上的发射宽度被设定为使得:在所述喷射单元沿所述移动方向移动到所述遮光壁的外侧的状态下,成型在所述台单元上的所述三维物体的至少沿所述喷射单元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的端部能够被所述照射光照射到。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宽度被设定为使得:在所述喷射单元沿移动方向移动到所述遮光壁的外侧的状态下,成型在所述台单元上的所述三维物体的沿移动方向的整个区域能够被所述照射光照射到。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成型装置,其中,能够被降低到比所述遮光壁的上端部分更低的位置的闸板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处并位于所述喷射单元与所述照射单元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6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固化微压印成型技术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刮板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