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7804.9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尉霞;董晓宁;杨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55 | 分类号: | D06M11/55;D06M11/50;D06M11/38;D06M15/507;D06M10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常娥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织物 排汗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中水的传输主要是自由水的传输,方式分为:依靠毛细作用沿纤维轴方向传输;以非线性扩散方式在垂直纤维轴方向上传输。从速度上讲,毛细作用比扩散要快得多。导湿性好的织物能够迅速将人体的汗液导向织物的外表面并蒸发,从而使织物内部表面干燥,人体干爽舒适。这类织物能做到良好的导湿快干效果,减小人体与服装的粘贴效应和湿冷感,适用于人体大量运动、出汗条件下的运动衣、工装、防护服等。
芳纶织物因其优良的机械性能、阻燃性能、耐高温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个体防护和一些特殊行业领域,如航空航天、国防、建筑等。由于芳纶纤维大分子定向程度和结晶度高,表面能低,疏水性强,因此其导湿性能很差,这严重影响了芳纶作为服用织物时的舒适性。
要改善芳纶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首先要对芳纶进行改性处理,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改善芳纶纤维表面组成或结构,让导湿排汗整理剂分子可以顺利进入纤维内部或者附着于纤维表面,达到改善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目的。
目前关于芳纶的改性研究大多是为了提高其与树脂的粘合性或改善染色效果,而将芳纶改性用于提高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研究鲜有报道。将芳纶改性与导湿排汗整理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改善芳纶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表面改性
将前处理后的织物置于硫酸和KMnO4的混合溶液中,并在恒温水浴下处理后清洗、干燥;
步骤2:导湿排汗整理
将改性后的织物放入整理液中进行导湿排汗整理,然后在净洗剂JU溶液中清洗,再用自来水漂洗干净后烘干,即得。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织物的前处理:将织物置于氢氧化钠4g/L~6g/L、除油剂DO2g/L~4g/L的沸水中煮13min~15min,蒸馏水洗净后80℃~90℃下烘干。
步骤1中硫酸和KMnO4的混合溶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10%~12%,KMnO4质量浓度为5g/L~7g/L。
步骤1中恒温水浴的温度为30℃~40℃,处理时间为28min~35min。
步骤1中干燥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1.5h~2h。
步骤2中整理液为HMW8870导湿排汗整理剂和乳化剂OP-9的混合溶液,pH为4,其中HMW8870导湿排汗整理剂的质量分数为5%~6%(o.w.f),乳化剂OP-9的质量浓度为0.1g/L~0.3g/L。
步骤2中导湿排汗整理的相关参数为:浴比为1:20~1:30,升温至120℃~130℃并保温20min~30min,转速为6r/min~8r/min。
步骤2中净洗剂JU溶液中净洗剂JU的质量浓度为5g/L~7g/L。
步骤2中清洗温度为30℃~38℃,时间为7min~10min。
步骤2中烘干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25min~3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改善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能的方法,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改性方法处理芳纶织物,并对其进行导湿排汗整理,整理后芳纶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增强了,解决了现有芳纶织物导湿排汗性差的问题。可应用于军队作训服、抢险救援服、消防服、焊接服、易燃易爆场所防护工装等防护服装的面料。此法为高性能纤维和织物进行各种后整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对未来减少阻燃防护服(消防服)的层数,提高其热湿舒适性能,降低穿着人员生理荷载和心理不适感,都会有深远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方法,将芳纶改性与导湿排汗整理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改善了芳纶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前处理
芳纶织物在织造时会添加适量的油剂,此外纤维本身也会沾有污渍等,因此改性前必须对织物进行清洗。将织物置于氢氧化钠4g/L~6g/L、除油剂DO2g/L~4g/L的沸水中煮13min~15min,蒸馏水洗净后80℃~90℃下烘干。
步骤2:表面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7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