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式七元瓜环识别生物胺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8418.1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肖昕;白东;高中政;张静;陶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式 七元瓜环 识别 生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七元瓜环识别生物胺的应用。其能够用于识别色胺,识别方法如下:a.将反式七元瓜环放入核磁管中,加入D2O震荡,使其溶解,得A品;b.将色胺放于冻存管中,加入D2O使其溶解,得B品;c.将B品逐次加入A品中,每滴加一次得到一张相应的核磁谱图,随着色胺量的增加,得到一系列主客体络合物的核磁谱图,将其与色胺核磁谱图比较,若图谱中出现两组信号峰Hg和Hf,其中Hg均往低场移动,Hf均往高场移动,同时另外的Ha‑He质子的信号峰峰型变宽,且也往高场移动,则说明该生物胺为色胺。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色胺、精胺、亚精胺、酪胺、组胺和苯乙胺6种生物胺,对揭示生命现象和过程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分子化学领域,特别是一种反式七元瓜环识别生物胺的应用。
背景技术
瓜环(Cucurbit[n]uril),又称葫芦脲,(简称CB[n]或Q[n]),因结构似南瓜而得名,是继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等大环化合物之后的又一类新型笼状主体化合物,从结构性质上来看,瓜环具有一个高度对称的疏水性空腔以及两端敞开且布满极性的羰基氧原子,这种结构上面的特征使其能在溶液状态下选择性的包结大小尺寸合适的有机、无机及生物分子等小分子又或是与带有偶极或离子型化合物在端口处发生亲水性配位作用,而从功能特性上来看,瓜环作为一种潜在的药物运输、缓释控释载体,在增加药物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瓜环渐渐应用于有机合成,分子识别,纳米材料,催化,分离等方面。反式瓜环作为瓜环合成过程当中由动力学控制的中间产物,于2005年Isaacs和Kim研究组首次报道,在这类瓜环的结构中,存在着一个反转的苷脲单元,使得该单元腰上的两个质子指向瓜环的空腔,但因含量低,难分离等因素,限制了反式瓜环的发展与应用。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氮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可看作是氨分子中1-3个氢原子被烷基或芳基取代后而生成的物质,是脂肪族,酯环族或杂环族的低分子量有机碱,根据其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杂环胺这三大类。生物胺类化合物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及食品中,微量的生物胺对血管和肌肉有明显的舒张和收缩作用对精神活动和大脑皮层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加速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同时生物胺也是一类对多种行为有潜在效应的神经递质,对生命体正常活动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我们以反式七元瓜环为主体分子,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考察反式七元瓜环与生物胺之间的识别属性,探索了主客体之间的作用模式,深入了解了它们之间的结合位点,作用比及热力学参数,进一步推进以反式瓜环为载体物质将其应用于新型药物传输方面打下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式七元瓜环识别生物胺的应用,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色胺、精胺、亚精胺、酪胺、组胺和苯乙胺6种生物胺,对揭示生命现象和过程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式七元瓜环识别生物胺的应用,其用于识别色胺,识别方法如下:
a.将反式七元瓜环放入核磁管中,加入D2O震荡,使其溶解,得A品;
b.将待检测生物胺放于冻存管中,加入D2O使其溶解,得B品;
c.将B品逐次加入A品中,每滴加一次得到一张相应的核磁谱图,随着B品量的增加,得到一系列主客体络合物的核磁谱图,将其与色胺核磁谱图比较,若图谱中出现两组信号峰Hg和Hf,其中Hg均往低场移动,Hf均往高场移动,同时另外的Ha~He质子的信号峰峰型变宽,且也往高场移动,则说明该生物胺为色胺。
前述的反式七元瓜环识别生物胺的应用,还用于识别精胺,识别方法如下:
a.将反式七元瓜环放入核磁管中,加入D2O震荡,使其溶解,得A品;
b.将待检测生物胺放于冻存管中,加入D2O使其溶解,得B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