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V2G微网中根据负荷曲线运行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8522.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舒;张宇;白纪军;时珊珊;方陈;雷珽;万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潘朱慧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v2g 微网中 根据 负荷 曲线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V2G微网中根据负荷曲线运行控制的方法,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前一天24小时的负荷曲线、一天平均功率值和电动汽车当前的电池容量信息,计算当天24小时的运行曲线下发给V2G监控系统;V2G监控系统根据运行曲线,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下发给V2G充电桩,并不断读取V2G充电桩的运行数据,上传给微网能量管理系统;V2G充电桩执行V2G监控系统下发的控制指令,为电动汽车充电或接收电动汽车对电网的放电,并把运行数据和电动汽车的信息上传给V2G监控系统。本发明实现电动汽车在微网中的自动运行控制,保证加入V2G微网的电动汽车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根据负荷曲线,实现自动对电网的放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供电技术,尤其是涉及电动汽车V2G(Vehicleto grid)微网的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发展电动汽车是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也是保障能源安全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对电动汽车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利用汽车动力电池“谷时”充电,“峰时”供电这一潜在商业模式进行前瞻性研究,可以为今后大量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为电动汽车充电、智能电网的使用以及利用电动汽车在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常规充电对电网起到的“填谷”作用和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等带来重要研究参考。
目前,电动汽车放电模式的实现形式有很多种,但是每种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且如果在某些场合下,如果车辆随机参与,则可能造成充放电控制混乱,不仅不能起到预想的“削峰填谷”作用,反而可能出现“峰上加峰”,对电网造成冲击。而且对电池频繁无序的深度充放电,也必然会导致电池寿命骤减,损害电动汽车用户利益,因此,电动汽车群的充放电应进行有序诱导,一方面,需与电网进行互动,合理地进行“削峰填谷”;另一方面,需确保电动汽车的在各种模式放电状态下的电池和车辆的安全。
V2G描述的是一种新型电网技术,电动汽车不仅作为用户和电力消费体,同时,在电动汽车闲置状态时作为移动储能单元接入电网为电网提供电力,V2G技术就是电动车辆的能量在受控状态下实现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换,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通过相应的双向供电充电桩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输电”,从而在“谷时”用公共电网对车辆以及储能电池系统充电,在“峰时”用该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对电网供电。应用V2G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放电将被统一部署,根据既定的充放电策略,在满足电动汽车用户行驶需求的前提下,将剩余电能可控回馈到电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V2G微网中根据负荷曲线运行控制的方法,实现电动汽车在微网中的自动运行控制,保证加入V2G微网的电动汽车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根据负荷曲线,实现自动对电网的放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V2G微网中根据负荷曲线运行控制的方法,其包含以下过程:
第一步,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前一天24小时的负荷曲线、一天平均功率值和电动汽车当前的电池容量信息,计算当天24小时的运行曲线下发给V2G监控系统;
第二步,V2G监控系统根据运行曲线,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下发给V2G充电桩,并不断读取V2G充电桩的运行数据,上传给微网能量管理系统;
第三步,V2G充电桩执行V2G监控系统下发的控制指令,为电动汽车充电或接收电动汽车对电网的放电,并把运行数据和电动汽车的信息上传给V2G监控系统。
优选地,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生成运行曲线的过程,包含:
A、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读取前一天24小时的负荷曲线,根据一天24小时的功率值计算得到的负荷平均值Pavg来与负荷曲线中对应0点时间段的第一个负荷值L0比较,以判断L0为平值或峰值或谷值并在与L0对应的状态S0中标记;
对i从0到23依次取值,对于每一个i值进行以下操作B-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储混合能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容量选配方法
- 下一篇:碳化硅外延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