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428.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磐龙天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C1/02 | 分类号: | F01C1/02;F01C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发动机,包括外壳,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涡旋体,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气叶轮,所述涡旋体和压气叶轮之间设置有管状隔离罩,所述涡旋体由按螺旋线形弯曲绕在转轴上的螺旋管组成,所述螺旋管为一根或沿转轴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至少两根。本涡旋发动机的工作介质可以为燃气、蒸汽、压缩空气、液体,可普遍运用在汽车、轮船、飞机、发电机等领域,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并且本发明涡旋发动机,其螺旋管的工作介质通道相对较长,工作介质进入螺旋管后能量释放较彻底,对工作介质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能耗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涡旋发动机。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但是现有的燃气轮机存在转矩小、能耗大等缺点。
同时对于遵守余弦规律的活塞式发动机,又存在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发动机,以解决现有发动机热效率低、能耗大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涡旋发动机,包括外壳,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涡旋体,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气叶轮,所述涡旋体和压气叶轮之间设置有管状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固定在外壳上,所述隔离罩和外壳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向工作腔内喷入工作介质的喷嘴,所述涡旋体由按螺旋线形弯曲绕在转轴上的螺旋管组成,所述螺旋管为一根或沿转轴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至少两根;所述螺旋管的径向截面轮廓由弧形线段连接组成。
进一步,所述螺旋线形弯曲为圆锥形螺旋线形弯曲或圆柱形螺旋线形弯曲。
进一步,所述隔离罩的两端内壁上设置有圆环形的突起,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密封体,所述密封体上设置有与隔离罩上圆环形突起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圆环形突起和环形凹槽构成迷宫式密封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涡旋发动机,其工作原理为:工作介质经喷嘴进入隔离罩与外壳之间的工作腔后,再进入螺旋管中,从而驱动涡旋体旋转,涡旋体旋转通过转轴带动压气叶轮旋转,压气叶轮将压缩介质推进工作腔,压缩介质再进入螺旋管中实现连续驱动涡旋体旋转,做功后的工作介质从螺旋管的尾端排出,涡旋体的旋转动力可通过与涡旋体或转轴连接的输出轴将动力输出。本涡旋发动机的工作介质可以为燃气、蒸汽、压缩空气、液体,可普遍运用在汽车、轮船、飞机、发电机等领域,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2、本发明涡旋发动机,其螺旋管的工作介质通道相对较长,工作介质进入螺旋管后能量释放较彻底,对工作介质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能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涡旋发动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工作介质的流向;
图2为圆锥形涡旋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工作介质的流向。
图3为圆锥形涡旋体的另一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工作介质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磐龙天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磐龙天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倾角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通道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涡轮增压气动马达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